打造师德优、师风正、业务精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赢得人生“高分”

学校积极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看到

“三年前,你们入校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好像不经意间才发现你们长高了,长壮了……”不久前,在济南十一中2020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校长邵晋波深情地说道。事实上,在校三年,学生们的变化不止于此:不善言谈的学生变得自信了,不愿意学习的学生找到了内驱力。而这些变化的发生,离不开一支默默奉献、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他们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不仅做学生学业道路上的“良师”,更做成长道路上的“益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从急躁焦虑到静心育人
跑出专业发展“加速度”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高一物理教师张廷回忆道,“刚来到十一中的时候,面对讲台下的几十位学生,我还有些紧张,所以,如何丰富教学手段、上好每一堂课就成为了我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张廷表示,刚登上讲台,虽然对于教育有着一腔热情,但在带班、教学时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既然成为了一名教师,就得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怀着这样的心态,张廷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听老教师们讲课,很快,她的课堂就发生了变化: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张廷乐讲,学生们也喜欢听。“作为一位年轻教师,通过听课、磨课,在通力协作的团队氛围中我们很快就得到了提升。”张廷告诉记者,十一中的年轻教师将“成长”作为自觉追求,边教学边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从最开始带班教学时的急躁,到现在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需求,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取得进步与成长,我认为这是团队通力协作的功劳,我们是一支向上、有爱的教师团队。”
日前,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公示了“新课堂”建设项目培养人选的评选结果,经现场展示等环节的遴选,济南十一中共有5名教师入选。作为济南市“新课堂”建设项目首批培训班成员,青年教师王晨表示,在参与项目评选的过程中,数学组的老师们给予了很大帮助,“大家都为我提出了各种意见,帮助我不断改进。”除了在教学中老师们合力前行、彼此成就,骨干教师们的育人风范也时刻影响着年轻教师,“从踏入十一中的校门开始,骨干教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以爱育人的教育情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如今,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晨是一个“严格的大姐姐”,学业上对学生要求严格,生活上温暖又贴心,“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王晨说。
发挥名师引领作用
新老教师携手凝聚教育共识
“2023年是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年。”学校副校长滕岩介绍称,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3月,学校启动了名师大讲堂活动。“名师大讲堂不仅面向学生,整合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还面向教师们开放。”3月30日,学校校长助理冯秋生为高三学生带来了地理学科讲座,学生们纷纷表示,名师大课堂使自己学习到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而老师们也在名师讲座中提升了自己的教研能力,实现了专业成长。
冯秋生从教已有34年了,34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作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冯秋生几乎“年年带高三”,“教师团队是一个教学研究共同体,同时也是专业发展共同体。”冯秋生表示,作为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自己有义务和责任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去帮助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同时我也可以从青年教师那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十一中,老教师们的课堂随时向青年教师敞开,青年教师在传帮带中实现快速发展,学科教研随时随地展开,这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源头活水”。
高三班主任高占和是一位有着20年从教经验的老教师,“学校每周都会开展班主任例会,不管是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管理方面,大家都会及时进行沟通,不断纠正思想偏差,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全方位发展。”高占和称,多年来,学校推进教师团队梯度发展,通过高级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今年3月,济南十一中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学校将此次活动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严格工作程序,实施科学评价。”滕岩表示,经过理论测试、面试答辩两轮激烈角逐,有10名青年教师进入了最后的班会展示环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形式新颖的德育教育盛宴,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育人能力。青年教师孙成凤告诉记者,学校为教师的自我能力展示搭建起一个宽阔的平台,“我觉得学校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十分规范严格,是一次很珍贵的经历,让我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
“优质课推荐评比活动”“教学能手推荐评比活动”……除了为老师们搭建多元的成长平台,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学校还积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第三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后,学校举办了总结表彰大会,让老师们拥有更加强烈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学校教师、年轻干部迅速成长,取得了多项荣誉:李琦玥、李艳、丁姝婷被选为济南市教育局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成员,李剑被选为第四期济南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张克俭被选为第三期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人选,闫冬被选为第一期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工程人选,学校健美操队教练员傅红梅入选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专职心理教师王晓娜荣获第八届济南市道德模范……
强校先强师,一批批年轻教师、干部脱颖而出,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下,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认可、信任。
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校三年,很多刚入校时不善言辞的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学业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毕业后也考入了心仪的学校。高占和告诉记者,自己所带的2017级的不少学生目前正在忙着专升本,很多已经毕业了的学生还与十一中的老师保持着联系,“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坚持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品质,我想这就是十一中给予学生的。”高占和称,不少学业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被看见”,来到十一中后,学校积极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老师们用心走进学生的内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看到,此举帮助学生提升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每每提到学生,十一中的老师们眼神里满是生机,脸上写着幸福,“每送走一批学生,就像割下我身上的一块肉。”高占和告诉记者,虽然当高三班主任的日子很累,但很幸福,而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十一中不仅能获得学业的进步,更能收获对人生的思考和规划。
滕岩称,得益于教师团队建设这个“抓手”,十一中老师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得到提振。而这些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心态,不断追求学业的更大进步,真正实现师生和谐、教学相长。
据了解,学校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74人、二级教师4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省市教学能手4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济南名师4人,济南市拔尖人才1人。
“这是一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专业精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四有’教师团队,老师们既做学生的良师,也做学生的益友。”邵晋波称,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而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成长力量,让学生收获由内而外的变化。“人生路漫漫,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业上有进步,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在‘人生’答卷上赢得高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从急躁焦虑到静心育人
跑出专业发展“加速度”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高一物理教师张廷回忆道,“刚来到十一中的时候,面对讲台下的几十位学生,我还有些紧张,所以,如何丰富教学手段、上好每一堂课就成为了我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张廷表示,刚登上讲台,虽然对于教育有着一腔热情,但在带班、教学时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既然成为了一名教师,就得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怀着这样的心态,张廷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听老教师们讲课,很快,她的课堂就发生了变化: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张廷乐讲,学生们也喜欢听。“作为一位年轻教师,通过听课、磨课,在通力协作的团队氛围中我们很快就得到了提升。”张廷告诉记者,十一中的年轻教师将“成长”作为自觉追求,边教学边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从最开始带班教学时的急躁,到现在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需求,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取得进步与成长,我认为这是团队通力协作的功劳,我们是一支向上、有爱的教师团队。”
日前,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公示了“新课堂”建设项目培养人选的评选结果,经现场展示等环节的遴选,济南十一中共有5名教师入选。作为济南市“新课堂”建设项目首批培训班成员,青年教师王晨表示,在参与项目评选的过程中,数学组的老师们给予了很大帮助,“大家都为我提出了各种意见,帮助我不断改进。”除了在教学中老师们合力前行、彼此成就,骨干教师们的育人风范也时刻影响着年轻教师,“从踏入十一中的校门开始,骨干教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以爱育人的教育情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如今,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晨是一个“严格的大姐姐”,学业上对学生要求严格,生活上温暖又贴心,“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王晨说。
发挥名师引领作用
新老教师携手凝聚教育共识
“2023年是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年。”学校副校长滕岩介绍称,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3月,学校启动了名师大讲堂活动。“名师大讲堂不仅面向学生,整合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还面向教师们开放。”3月30日,学校校长助理冯秋生为高三学生带来了地理学科讲座,学生们纷纷表示,名师大课堂使自己学习到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而老师们也在名师讲座中提升了自己的教研能力,实现了专业成长。
冯秋生从教已有34年了,34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作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冯秋生几乎“年年带高三”,“教师团队是一个教学研究共同体,同时也是专业发展共同体。”冯秋生表示,作为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自己有义务和责任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去帮助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同时我也可以从青年教师那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十一中,老教师们的课堂随时向青年教师敞开,青年教师在传帮带中实现快速发展,学科教研随时随地展开,这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源头活水”。
高三班主任高占和是一位有着20年从教经验的老教师,“学校每周都会开展班主任例会,不管是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管理方面,大家都会及时进行沟通,不断纠正思想偏差,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全方位发展。”高占和称,多年来,学校推进教师团队梯度发展,通过高级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今年3月,济南十一中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学校将此次活动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严格工作程序,实施科学评价。”滕岩表示,经过理论测试、面试答辩两轮激烈角逐,有10名青年教师进入了最后的班会展示环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形式新颖的德育教育盛宴,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育人能力。青年教师孙成凤告诉记者,学校为教师的自我能力展示搭建起一个宽阔的平台,“我觉得学校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十分规范严格,是一次很珍贵的经历,让我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
“优质课推荐评比活动”“教学能手推荐评比活动”……除了为老师们搭建多元的成长平台,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学校还积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第三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后,学校举办了总结表彰大会,让老师们拥有更加强烈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学校教师、年轻干部迅速成长,取得了多项荣誉:李琦玥、李艳、丁姝婷被选为济南市教育局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成员,李剑被选为第四期济南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张克俭被选为第三期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人选,闫冬被选为第一期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工程人选,学校健美操队教练员傅红梅入选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专职心理教师王晓娜荣获第八届济南市道德模范……
强校先强师,一批批年轻教师、干部脱颖而出,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下,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认可、信任。
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校三年,很多刚入校时不善言辞的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学业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毕业后也考入了心仪的学校。高占和告诉记者,自己所带的2017级的不少学生目前正在忙着专升本,很多已经毕业了的学生还与十一中的老师保持着联系,“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坚持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品质,我想这就是十一中给予学生的。”高占和称,不少学业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被看见”,来到十一中后,学校积极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老师们用心走进学生的内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看到,此举帮助学生提升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每每提到学生,十一中的老师们眼神里满是生机,脸上写着幸福,“每送走一批学生,就像割下我身上的一块肉。”高占和告诉记者,虽然当高三班主任的日子很累,但很幸福,而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十一中不仅能获得学业的进步,更能收获对人生的思考和规划。
滕岩称,得益于教师团队建设这个“抓手”,十一中老师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得到提振。而这些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心态,不断追求学业的更大进步,真正实现师生和谐、教学相长。
据了解,学校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74人、二级教师4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省市教学能手4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济南名师4人,济南市拔尖人才1人。
“这是一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专业精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四有’教师团队,老师们既做学生的良师,也做学生的益友。”邵晋波称,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而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成长力量,让学生收获由内而外的变化。“人生路漫漫,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业上有进步,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在‘人生’答卷上赢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