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打造硬件设施,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素养
学生足不出校即可探索科技人文奥秘

学校构建以“科技+人文”为核心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学生足不出校探索科技人文奥秘


学校建有科技馆、人文馆、数学探索馆


建校2年,学校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人一世界,一木一春秋,让生命因爱而更加精彩。”这是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的办学理念,也深深印刻在每位师生的脑海中。作为济南市教育局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国际化、实验型、学术型精品高中,建成仅2年,无论是从硬件设施的配备还是从师资管理的“软实力”提升,学校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尤其是学校建有科技馆、人文馆、数学探索馆,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成为校内“网红”打卡地,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探索科技、人文的神奇奥秘。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好玩”的学校让学生爱上学习
校园里到处是“网红”打卡地
沿着济南城区道路的中轴线,一路向南,坐标兴隆山脚下,有一所十六七岁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便是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学校践行“爱的教育”,实施“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的治校方略,采取和济钢高中本校区“五统一”的管理模式,迅速让这所建成仅2年的年轻学校成为业界精英,并得到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高起点打造、高标准办学,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成了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的靓丽名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校园里太多“惊喜”让你应接不暇,到处充满“科技范儿”。学校每间教室都配有常态化录播系统,为每个学科都配备了学科教室,建设了生涯规划指导教室、创客实验室、格物书院以及1300平方米的半室内体育馆,配有笼式足球场、投篮区、射箭区、搏击区、模拟高尔夫区、武术专题展区和健美操区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的科技馆、人文馆和数学探索馆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并迅速成为校园内“网红”打卡地。学生随时可以刷脸进入科技馆,在各类实验器材和设备前看一看、动手试一试,把书本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换成操作原理,再利用这些原理制作解锁一些玩具,学生们十分喜爱,甚至有的学生在黑板上还写下了“我爱学校”字样。
在济钢高中校长、党委副书记桑胜旺看来,学校教育不是工厂车间的生产流水线,而是尽可能的运用多种手段启发点燃学生的学习探究精神,让他们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我们致力于培养信念的坚定者,运动的终身者,责任的担当者,问题的解决者和优雅的生活者。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觉得很‘好玩’,并激发学习兴趣,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桑胜旺说。
构建“科技+人文”课程体系
学生足不出校玩转新科技
硬件设施的配备不能只是“摆设”,要真正成为教学的工具。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学校构建以“科技+人文”为核心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推行了“7E融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体验真正的成长。
“大家看一下这个高压风车,当光线照到小风扇上的时候,风扇就转动了,但是并没有任何的电能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当光线照射到黑色的风扇上的时候,这个光能就会在上面聚集,从而产生了光能差,进而会转变成机械能从而带动风扇的转动。”科技馆内,学生讲解员正在给同学们讲解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据悉,学校科技馆配置展品133件,整体以数理化为主导,分为“机械之魅”“传递声光的波”“影响运动的力”“改变世界的电”“掌握生命密码的基因”“化学的结构定律”六大展区,将抽象的数理化现象以现代科技手段具体化一目了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感悟科学的深奥,培养科学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玩的场馆,让我们可以不单单只学习枯燥的知识,也可以动手做实验,然后更加直观地理解学科知识点。”一位学生对记者说。
目光转向通识教育馆的人文厅。在这里,同学们与历史邂逅、与文化对话,从齐鲁文化大厅到中国文化大厅,再到世界文化大厅,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探索发展空间,让我们在课余时间释放自己的压力。在齐鲁厅我感触颇深,我非常喜欢这里关于各种古遗迹、书法篆刻艺术的介绍,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也让历史书上的那些知识点鲜活起来。”一高一学生说。
在数学探索馆内,不仅学生玩得不亦说乎,老师们也充满好奇。学校课程管理部副主任程鹏向记者介绍,展馆共设置数学发展史、代数、立体几何、平面几何、拓扑、统计与概率、圆锥曲线、思维训练八大分主题区域,以杨辉三角为核心进行整体串连。课堂上枯燥的数学公式推导,抽象的数学现象,神奇的数学结论,在这里以可视、可操作的形式展现,老师们一边交流研讨,一边操作演示,一边录制记录数学现象和实验原理,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格外轻松。“现场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力,引导同学们爱上数学、爱上科学。数学探索馆不仅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参与科学实践的场所,参与者还可以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在探索中树立科学精神,在思考中启迪科学智慧。”程鹏说。
正如大家所说,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沉浸式学习是最好的教育,神奇的物理现象、奇妙的化学反应、独特的齐鲁文化、精彩的中国文化、浩渺的世界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知识结构,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育人成效显著,凸显“实验性”特色
在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只要学生需要,就会有自己的舞台,学到想学的东西。高标准打造的校园硬件设施和精心培育的优秀教师团队,更让学校在短时间内就收获颇丰。
在济钢高中、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学生参加的由教育部批准、中国写作协会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等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中,249名学生比赛中获奖。获奖率和得奖人数在山东省同类别参赛学校中名列前茅。参加决赛的高三学生更是斩获一个国家级一等奖、两个国家级二等奖和两个国家级三等奖。
前不久,济钢高中、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学生参加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有91名学生获奖,其中有8名学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桑胜旺受邀出席了决赛开幕式,并作为唯一协办单位代表作典型发言。近三年来,济钢高中作为“阅读与写作龙头学校”,1000余人次通过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初审,学校也荣获“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百强校”,名列济南市市直高中第一梯队。
文脉赓续,弦歌不辍,心有大爱,静护花开。建校2年来,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在特色发展上找动力、理方向,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构建生动人文课堂,凸显“实验性”特色,让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路繁花。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好玩”的学校让学生爱上学习
校园里到处是“网红”打卡地
沿着济南城区道路的中轴线,一路向南,坐标兴隆山脚下,有一所十六七岁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便是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学校践行“爱的教育”,实施“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的治校方略,采取和济钢高中本校区“五统一”的管理模式,迅速让这所建成仅2年的年轻学校成为业界精英,并得到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高起点打造、高标准办学,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成了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的靓丽名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校园里太多“惊喜”让你应接不暇,到处充满“科技范儿”。学校每间教室都配有常态化录播系统,为每个学科都配备了学科教室,建设了生涯规划指导教室、创客实验室、格物书院以及1300平方米的半室内体育馆,配有笼式足球场、投篮区、射箭区、搏击区、模拟高尔夫区、武术专题展区和健美操区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的科技馆、人文馆和数学探索馆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并迅速成为校园内“网红”打卡地。学生随时可以刷脸进入科技馆,在各类实验器材和设备前看一看、动手试一试,把书本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换成操作原理,再利用这些原理制作解锁一些玩具,学生们十分喜爱,甚至有的学生在黑板上还写下了“我爱学校”字样。
在济钢高中校长、党委副书记桑胜旺看来,学校教育不是工厂车间的生产流水线,而是尽可能的运用多种手段启发点燃学生的学习探究精神,让他们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我们致力于培养信念的坚定者,运动的终身者,责任的担当者,问题的解决者和优雅的生活者。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觉得很‘好玩’,并激发学习兴趣,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桑胜旺说。
构建“科技+人文”课程体系
学生足不出校玩转新科技
硬件设施的配备不能只是“摆设”,要真正成为教学的工具。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学校构建以“科技+人文”为核心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推行了“7E融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体验真正的成长。
“大家看一下这个高压风车,当光线照到小风扇上的时候,风扇就转动了,但是并没有任何的电能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当光线照射到黑色的风扇上的时候,这个光能就会在上面聚集,从而产生了光能差,进而会转变成机械能从而带动风扇的转动。”科技馆内,学生讲解员正在给同学们讲解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据悉,学校科技馆配置展品133件,整体以数理化为主导,分为“机械之魅”“传递声光的波”“影响运动的力”“改变世界的电”“掌握生命密码的基因”“化学的结构定律”六大展区,将抽象的数理化现象以现代科技手段具体化一目了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感悟科学的深奥,培养科学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玩的场馆,让我们可以不单单只学习枯燥的知识,也可以动手做实验,然后更加直观地理解学科知识点。”一位学生对记者说。
目光转向通识教育馆的人文厅。在这里,同学们与历史邂逅、与文化对话,从齐鲁文化大厅到中国文化大厅,再到世界文化大厅,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探索发展空间,让我们在课余时间释放自己的压力。在齐鲁厅我感触颇深,我非常喜欢这里关于各种古遗迹、书法篆刻艺术的介绍,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也让历史书上的那些知识点鲜活起来。”一高一学生说。
在数学探索馆内,不仅学生玩得不亦说乎,老师们也充满好奇。学校课程管理部副主任程鹏向记者介绍,展馆共设置数学发展史、代数、立体几何、平面几何、拓扑、统计与概率、圆锥曲线、思维训练八大分主题区域,以杨辉三角为核心进行整体串连。课堂上枯燥的数学公式推导,抽象的数学现象,神奇的数学结论,在这里以可视、可操作的形式展现,老师们一边交流研讨,一边操作演示,一边录制记录数学现象和实验原理,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格外轻松。“现场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力,引导同学们爱上数学、爱上科学。数学探索馆不仅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参与科学实践的场所,参与者还可以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在探索中树立科学精神,在思考中启迪科学智慧。”程鹏说。
正如大家所说,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沉浸式学习是最好的教育,神奇的物理现象、奇妙的化学反应、独特的齐鲁文化、精彩的中国文化、浩渺的世界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知识结构,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育人成效显著,凸显“实验性”特色
在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只要学生需要,就会有自己的舞台,学到想学的东西。高标准打造的校园硬件设施和精心培育的优秀教师团队,更让学校在短时间内就收获颇丰。
在济钢高中、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学生参加的由教育部批准、中国写作协会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等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中,249名学生比赛中获奖。获奖率和得奖人数在山东省同类别参赛学校中名列前茅。参加决赛的高三学生更是斩获一个国家级一等奖、两个国家级二等奖和两个国家级三等奖。
前不久,济钢高中、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学生参加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有91名学生获奖,其中有8名学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桑胜旺受邀出席了决赛开幕式,并作为唯一协办单位代表作典型发言。近三年来,济钢高中作为“阅读与写作龙头学校”,1000余人次通过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初审,学校也荣获“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百强校”,名列济南市市直高中第一梯队。
文脉赓续,弦歌不辍,心有大爱,静护花开。建校2年来,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济钢高中兴隆校区)在特色发展上找动力、理方向,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构建生动人文课堂,凸显“实验性”特色,让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