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章丘区刁镇街道
壮大村集体经济36计

柴家村的金耳菌迎来采摘期,预计为村民增收20万元


投资40万元建立的金耳菌种植大棚

初夏时节,走进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一步一颜色,一村一风景,多彩的村庄蕴含着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十八般能耐。道口村的樱桃红彤彤地挂满枝头,每年销量达200余万斤;柴家村的金耳菌迎来了采摘期,每一朵都金灿灿地趴在菌包上,预计增收20万元……
刁镇街道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各村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党建联合体的优势,搭建发展平台,打造农业龙头品牌,真正为群众增收益、谋福利。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菌棒上开出“黄金花”
在刁镇街道柴家村的黄金耳种植大棚里,首批试种的3000个金耳菌棒迎来了采摘期,一排排菌棒密密麻麻地摆放在菌菇种植架上,一根根白色的菌棒上绽放出一朵朵金灿灿的“黄金花”,晶莹剔透,煞是喜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金耳菌的种植是柴家村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结果。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90后大学生乔振超返乡创业,提出了试种新时代特色有机农产品金耳菌的想法,大家围坐一起,经过认真商议,投资40万元建立了金耳菌种植大棚,总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实行智能化控温管理,配备冷藏室等基础设施,填补了章丘种植金耳菌的空白。
经过33天的成长期,第一批试种的金耳菌成功采摘,这不仅让柴家村农业种植大家庭再添新“丁”,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预计新增收20万元,同时带动村内低保户等10余人就业。
若说金耳菌是农业产业试点,那规模化种植韭菜才是柴家村的主导产业。柴家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柴永清介绍,柴家村党支部坚持抓规模种植、绿色种植,依托绿祥韭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在核心种植面积2000亩的基础上,着力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建设高标准、双模式钢骨架大棚16个,棚内配置微滴灌溉系统、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施,实行统一种植、管理及销售,成功打造章丘区绿祥无公害韭菜基地及章丘绿祥韭菜放心示范园,努力提供绿色优质放心韭菜。
金耳菌的成功试种源于柴家村优越的自然条件,更得益于柴家村“两委”班子的齐心协力。近年来,柴家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试种金耳菌,成功打造国家无公害“绿祥”韭菜品牌,走出了一条“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的乡村振兴路,荣获“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主导产业韭菜的总收入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余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美好愿景。
樱桃远销到全国各地
在新道口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一眼望去满是樱桃,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趁着天气晴好,村民们正在樱桃园内忙得不亦乐乎,“今年的天气好,树上的果子长得格外大,又会是一个丰收年呀!”看着长势喜人的大樱桃,村民们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新道口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任运泉介绍,新道口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樱桃种植久负盛名。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新道口村抢抓有利时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以实干为导向,优化樱桃种植结构,做好优质品种培育,持续壮大樱桃特色产业,目前生产规模已达2000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余万元。
成立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注册商标立品牌,新道口村的樱桃用一套组合拳远销全国各地。任运泉介绍,村里成立章丘区绿珍大樱桃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品牌+市场”的发展模式,做实规模扩张、更新换代、市场培育三项工作,统一购苗、统一指导、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不断壮大樱桃种植规模,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平原地区最大连片樱桃种植基地,现有家庭农场10余家,全力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万余人就业。新道口村紧紧围绕科普惠农、科技兴农,扎实开展科普讲座,抓科技培训、抓标准化生产、抓品牌认证、抓产品销售,成功注册商标“刁镇道口人家”,并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樱桃远销全国各地,每年销量达200余万斤,真正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
樱桃让村集体增收致富后,新道口村又做起了观光旅游的文章。新道口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充分融合地域特色,全面提升村落风貌,组织开展赏花节、樱桃节等活动,打造集赏花、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优势品牌,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全面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链的发展,真正用“小樱桃”写出了“大文章”。
盘活资源喜分红
近日,刁镇街道魏家村党建引领“三变”改革分红大会在村委会文化广场举行,村内一片喜气洋洋,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192户(698人)村民喜领红利,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小村庄瞬间热闹起来。“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俺们组分了10万多元钱呢,我自己也分到了1万多元呢,真是太高兴了!”魏家村村民郭强拿着分红款,笑得合不拢嘴。
分红让群众喜笑颜开,也让村“两委”致富势头更足。魏家村党支部书记、魏家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魏丙安介绍,近年来,魏家村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党建基础、推进乡村振兴、拓展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抢抓“三变”改革机遇,充分发挥紧邻化工园区的优势,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致富路,真正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集体壮大、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路。
记者了解到,魏家庄村村“两委”立足村情民意,抢抓“三变”改革机遇,多渠道向集体经济“输血”,真正走出了致富路。土地流转,以地生财。在工业园区占地1334.33亩基础上,再次流转土地446.6亩,同时整合规划村内闲置院落,向村民出租12处,建设停车场6处。以村民入股的方式筹集192万余元,在原停用的棉厂旧址新建厂房一处,总面积3620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齐全,现已对外租赁,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农民致富路,让沉睡资源“再生金”。目前,两个项目共计为村民分红46万余元,集体增收10万余元。同时计划于今年8月底前,将村内剩余土地和林地共计240多亩进行整合规划,并整体流转,流转后集体预计增收6万余元,今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00万元。
刁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许龙表示,近年来,刁镇街道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奋斗目标,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五大振兴”,培育了章丘鲍芹、绿祥韭菜等一批拿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农业特色品牌。其中,章丘鲍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更是一度飘香世博会、亮相人民大会堂,是刁镇街道以及全区的一张响亮名片,也是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
刁镇街道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各村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党建联合体的优势,搭建发展平台,打造农业龙头品牌,真正为群众增收益、谋福利。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菌棒上开出“黄金花”
在刁镇街道柴家村的黄金耳种植大棚里,首批试种的3000个金耳菌棒迎来了采摘期,一排排菌棒密密麻麻地摆放在菌菇种植架上,一根根白色的菌棒上绽放出一朵朵金灿灿的“黄金花”,晶莹剔透,煞是喜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金耳菌的种植是柴家村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结果。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90后大学生乔振超返乡创业,提出了试种新时代特色有机农产品金耳菌的想法,大家围坐一起,经过认真商议,投资40万元建立了金耳菌种植大棚,总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实行智能化控温管理,配备冷藏室等基础设施,填补了章丘种植金耳菌的空白。
经过33天的成长期,第一批试种的金耳菌成功采摘,这不仅让柴家村农业种植大家庭再添新“丁”,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预计新增收20万元,同时带动村内低保户等10余人就业。
若说金耳菌是农业产业试点,那规模化种植韭菜才是柴家村的主导产业。柴家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柴永清介绍,柴家村党支部坚持抓规模种植、绿色种植,依托绿祥韭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在核心种植面积2000亩的基础上,着力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建设高标准、双模式钢骨架大棚16个,棚内配置微滴灌溉系统、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施,实行统一种植、管理及销售,成功打造章丘区绿祥无公害韭菜基地及章丘绿祥韭菜放心示范园,努力提供绿色优质放心韭菜。
金耳菌的成功试种源于柴家村优越的自然条件,更得益于柴家村“两委”班子的齐心协力。近年来,柴家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试种金耳菌,成功打造国家无公害“绿祥”韭菜品牌,走出了一条“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的乡村振兴路,荣获“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主导产业韭菜的总收入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余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美好愿景。
樱桃远销到全国各地
在新道口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一眼望去满是樱桃,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趁着天气晴好,村民们正在樱桃园内忙得不亦乐乎,“今年的天气好,树上的果子长得格外大,又会是一个丰收年呀!”看着长势喜人的大樱桃,村民们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新道口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任运泉介绍,新道口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樱桃种植久负盛名。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新道口村抢抓有利时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以实干为导向,优化樱桃种植结构,做好优质品种培育,持续壮大樱桃特色产业,目前生产规模已达2000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余万元。
成立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注册商标立品牌,新道口村的樱桃用一套组合拳远销全国各地。任运泉介绍,村里成立章丘区绿珍大樱桃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品牌+市场”的发展模式,做实规模扩张、更新换代、市场培育三项工作,统一购苗、统一指导、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不断壮大樱桃种植规模,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平原地区最大连片樱桃种植基地,现有家庭农场10余家,全力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万余人就业。新道口村紧紧围绕科普惠农、科技兴农,扎实开展科普讲座,抓科技培训、抓标准化生产、抓品牌认证、抓产品销售,成功注册商标“刁镇道口人家”,并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樱桃远销全国各地,每年销量达200余万斤,真正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
樱桃让村集体增收致富后,新道口村又做起了观光旅游的文章。新道口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充分融合地域特色,全面提升村落风貌,组织开展赏花节、樱桃节等活动,打造集赏花、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优势品牌,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全面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链的发展,真正用“小樱桃”写出了“大文章”。
盘活资源喜分红
近日,刁镇街道魏家村党建引领“三变”改革分红大会在村委会文化广场举行,村内一片喜气洋洋,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192户(698人)村民喜领红利,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小村庄瞬间热闹起来。“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俺们组分了10万多元钱呢,我自己也分到了1万多元呢,真是太高兴了!”魏家村村民郭强拿着分红款,笑得合不拢嘴。
分红让群众喜笑颜开,也让村“两委”致富势头更足。魏家村党支部书记、魏家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魏丙安介绍,近年来,魏家村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党建基础、推进乡村振兴、拓展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抢抓“三变”改革机遇,充分发挥紧邻化工园区的优势,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致富路,真正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集体壮大、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路。
记者了解到,魏家庄村村“两委”立足村情民意,抢抓“三变”改革机遇,多渠道向集体经济“输血”,真正走出了致富路。土地流转,以地生财。在工业园区占地1334.33亩基础上,再次流转土地446.6亩,同时整合规划村内闲置院落,向村民出租12处,建设停车场6处。以村民入股的方式筹集192万余元,在原停用的棉厂旧址新建厂房一处,总面积3620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齐全,现已对外租赁,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农民致富路,让沉睡资源“再生金”。目前,两个项目共计为村民分红46万余元,集体增收10万余元。同时计划于今年8月底前,将村内剩余土地和林地共计240多亩进行整合规划,并整体流转,流转后集体预计增收6万余元,今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00万元。
刁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许龙表示,近年来,刁镇街道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奋斗目标,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五大振兴”,培育了章丘鲍芹、绿祥韭菜等一批拿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农业特色品牌。其中,章丘鲍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更是一度飘香世博会、亮相人民大会堂,是刁镇街道以及全区的一张响亮名片,也是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