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
——惊心动魄的攀登故事


氧气瓶本身大概有5磅(2.27千克)重,装进去的氧气还有3.5磅(1.59千克)。加在一起,整个系统只比1加仑(3.785升)牛奶重一点点。我忍不住想,当年的英国登山队如果有这样的装备,他们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1924年的氧气装备我从来没见过一套完整的。就我所知,一套完好的也没保存下来。马洛里去冲顶那天按说应该背着的那套氧气装备,在1999年发现他遗体时并不在他身边。人们猜测他已经把氧气用完了,因此在滑坠之前就已经把那套装备扔了。我们能确定的是,1924年的氧气瓶(我在英国登山俱乐部见过一个)能以120巴左右的压强装535升氧气,还不到今天我们用的氧气瓶的一半容量。
1924年氧气装备的原始设计重32磅(14.5千克),可以装3个氧气瓶。欧文经过多次修改,终于把带3个氧气瓶的重量减轻到(28磅)12.7千克,带两个氧气瓶最轻可以到20磅(9千克)(至于说冲顶那天他们究竟带了多少个氧气瓶,现在仍然有些争议)。
这次登山我们每人分到了5瓶氧气,杰米说这算是标准用量。我们从北坳出发前往2号营地(海拔7680米)时可以开始吸第一瓶。
我 们 会以0.5或1的低流速用这瓶氧,晚上也会用同一瓶氧(以同样的流速)睡觉。第二天早上我们会启用第二瓶,前往海拔8290米的3号营地。这一瓶仍然会用很低的流速,到晚上剩下多少,过夜就用多少。如果一切正常,这个计划会给我们每人留下3瓶在突击营地以上使用。
还在加德满都的时候杰米就曾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既很好地执行搜寻任务又去冲顶,主要原因是通常我们都只会在突击营地住一个晚上。我快速心算了一下。突击营地以上还有3瓶氧气可用,就是说每分钟用1升的话可以用60小时,每分钟2升的话30小时,每分钟3升的话20小时。不论怎么分配,时间都不算多。
珠穆朗玛峰登山服务的价格越高,你可能用到的氧气瓶也就越多。山晖探险公司的网站上标明“极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价格为8.5万美元,登山者每人能得到9个氧气瓶。这个量让他们可以以2升/分的流速在北坳以上的营地睡觉,冲顶那天则可以用4升/分的流速。
1924年的氧气装备我从来没见过一套完整的。就我所知,一套完好的也没保存下来。马洛里去冲顶那天按说应该背着的那套氧气装备,在1999年发现他遗体时并不在他身边。人们猜测他已经把氧气用完了,因此在滑坠之前就已经把那套装备扔了。我们能确定的是,1924年的氧气瓶(我在英国登山俱乐部见过一个)能以120巴左右的压强装535升氧气,还不到今天我们用的氧气瓶的一半容量。
1924年氧气装备的原始设计重32磅(14.5千克),可以装3个氧气瓶。欧文经过多次修改,终于把带3个氧气瓶的重量减轻到(28磅)12.7千克,带两个氧气瓶最轻可以到20磅(9千克)(至于说冲顶那天他们究竟带了多少个氧气瓶,现在仍然有些争议)。
这次登山我们每人分到了5瓶氧气,杰米说这算是标准用量。我们从北坳出发前往2号营地(海拔7680米)时可以开始吸第一瓶。
我 们 会以0.5或1的低流速用这瓶氧,晚上也会用同一瓶氧(以同样的流速)睡觉。第二天早上我们会启用第二瓶,前往海拔8290米的3号营地。这一瓶仍然会用很低的流速,到晚上剩下多少,过夜就用多少。如果一切正常,这个计划会给我们每人留下3瓶在突击营地以上使用。
还在加德满都的时候杰米就曾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既很好地执行搜寻任务又去冲顶,主要原因是通常我们都只会在突击营地住一个晚上。我快速心算了一下。突击营地以上还有3瓶氧气可用,就是说每分钟用1升的话可以用60小时,每分钟2升的话30小时,每分钟3升的话20小时。不论怎么分配,时间都不算多。
珠穆朗玛峰登山服务的价格越高,你可能用到的氧气瓶也就越多。山晖探险公司的网站上标明“极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价格为8.5万美元,登山者每人能得到9个氧气瓶。这个量让他们可以以2升/分的流速在北坳以上的营地睡觉,冲顶那天则可以用4升/分的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