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2023年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花开遍地

多彩文化活动点亮美好生活

“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我省开展了丰富的群文活动(山东省文化馆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今年5月22日至28日是全国首个“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部署之下,山东省文化馆牵头,组织全省上百家文化馆推出群众文艺节目展演、非遗项目保护成果展示、志愿服务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宣传周期间,山东群文工作者秉持与时俱进的文化惠民理念,走出馆舍,走到人民中间,为群众送去“文化的滋养”,让广大群众乐享“文化大餐”。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李兰婷

  全省联动

  5月22日上午,2023年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经典”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在枣庄市举办。作为首场演出,来自六省十市的文化馆人为群众奉献了一场红色文化盛宴,活动同时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直播,网络观看人次达30余万。随后,全省各级文化馆先后组织开展红色文艺小分队进景区、进红色场馆等活动56场,约4000名文化馆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参与了活动,线下活动惠及群众6万余人。
  
  活动期间,烟台市文化馆组织带领5个区市馆的业务干部和文旅志愿者300余人,走进烟台山风景区、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海阳地雷战景区、胶东文化广场、莱州市西海地下医院纪念馆、长岛九丈崖景区举办了6场文艺展演。临沂费县文化馆小分队、潍坊昌邑市文化馆小分队,创新性组织开展了沉浸式小剧进景区活动,彰显了齐鲁大地之美,阐释了经典红色文化。

  大地情深

  当高亢的唢呐声响起,观众席里掌声不断,还有极为热情的老大爷跑到前排站着观看。“不孬,真不孬”,用浓郁的枣庄方言给予了现场演职人员最大的肯定,让他们体会到群众文化工作的价值,干劲十足。这个精彩的节目是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作品情景器乐曲《沂蒙那段情》。
  
  编导申海英介绍,节目获奖后已参加各项惠民演出50余场,真正做到了群众文艺作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期待,把优秀作品送到人民中去。

  红色传承

  脚踏红色热土、聆听红色故事……在山东这片赋有红色传奇的地方,红色经典文艺演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山东群众文化工作者带着经典红色文艺节目进景区、进红色教育基地,在向群众传递红色精神的同时也在上着一堂生动的党课。一场场演出,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山东省文化馆青年党员吴双说,“每一次‘红色经典’的演出,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山东省文化馆馆长赵新天表示,下一步,山东省文化馆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打造“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经典”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这一品牌,创新红色文化传承传播方式,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展现新时代文化馆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