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莱芜区羊里街道

“莱商量”工作站商量大小事

羊里街道陈家庄小公园已经建成并陆续开放
点击查看原图
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倾听辖区居民心声
点击查看原图
        企业政协委员帮扶改造村居环境、“胡同长”将“商量”平台搭在村民家门口、村民“商量”出来了陈家庄小公 园……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羊里街道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事务,发挥政协作用,打造“莱商量”工作站,借助工 作站平台联动各政协委员、辖区企业和群众居民,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生实事,构建“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 量、难事勤商量”的社区氛围。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通讯员 姜南

  聚焦民生实事
  “商量”出来了乡村小公园

  “村委办公室旁边一块闲置土地,长期闲置、杂草丛生,雨季积水引得飞虫聚集。”“村里缺少休闲场所,所以我们没有地方健身、娱乐,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陈家庄村的村民们反映,村内缺乏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希望可以通过打造小公园来满足群众的需求。于是,陈家庄村两委召集村民代表们到“莱商量”工作站讨论,最终确定在村委办公室旁边那块闲置土地及周边区域建设小公园,丰富农村休闲娱乐场所,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确定好公园位置,如何让农户置换土地成了难题。起初,村民不同意置换土地,希望获得经济补偿,经过多次商量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村两委及村民代表们也多次讨论解决办法,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建议。最后,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去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向村民们说明,建设小公园是利于全体村民的一项大事,置换土地建设小公园,也是为村集体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次商量讨论,最终村民同意置换土地,圆满解决小公园土地问题。对于建设资金问题,陈家庄村将小公园规划上报给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街道相关负责人多次与村两委一起商量研讨,对接政策获取上级支持资金。同时号召辖区企业、创业青年和村民捐款捐物,为小公园建设筹措资金。

  近日,陈家庄小公园已经建成并陆续开放,并且设置了成排的健身器材,供村民们休闲娱乐。“在陈家庄小公园建设商量过程中,陈家庄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及部分村民凭借专业知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最终圆满完成了小公园的建设。”

  搭建“3+3”工作框架
  筑牢“能商量”工作基础

  这只是“莱商量”工作站立足“商量”工作,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事务的一个缩影。

  “‘莱商量’ 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更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好、运行好。”羊里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敏介绍,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商量”工作,在“商量”工作推进中,羊里街道政协坚持有队伍、有阵地、有制度,聚焦民生大事、小事、难事,立足于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难事勤商量三种商量形式,搭建“3+3”工作框架,进一步筑牢“能商量”工作基础。

  街道成立了由25名区政协委员、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党建工作区书记、各站所负责人担任成员的“莱商量”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牵头组织、各政协委员支持配合、各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有效开展“商量”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羊里街道政协始终坚持政协搭台、多元参与的原则,在街道、村、相关企业成立了“商量工作站”,将“商量”阵地覆盖全街道,形成了协商在一线、履职在一线的全新格局。街道层面,每年组织开展1次全会、2次专题议政会,每半年开展1次考核评议,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下村入户调研。每月15日为街道政协“社情民意联系日”,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的方式,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社情民意,展示政协风采。各工作站设有“商量”活动记录本,详细记录村民群众所反映问题、办理进度、处理结果、现场照片等,做到“事事可商量,件件有回音”。羊里街道政协还将各“商量”工作站的运行情况、“商量”工作开展情况及反映事项办结情况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村级和各站所年终考核体系中,以考核督导倒逼“商量”工作有效运行。

  立足“双需双线”
  创新“真商量”工作内涵

  “莱商量”工作站自启动开始,就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焦点式商量”。街道政协定期将涉及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及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要事,列为“莱商量”定期协商议事的重点内容,坚持小切口、大视野,深入调研、广泛商量。

  村民群众可以通过各“商量工作站”,便捷有效地反映问题和诉求,并及时得到反馈和回应。陈家庄村村民来到本村“莱商量”工作站,建议村广场可进行提档升级,经过与政协委员、村两委共同商量,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民生实事,最终,高标准的陈家庄村广场花园圆满完成,村民休闲娱乐又有了新去处。

  线下,羊里街道“莱商量”平台充分整合村级文化讲堂等核心阵地做好融合推进文章。羊里街道政协始终坚持“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到哪里,就和群众商量到哪里”的原则,依托各商量阵地,不断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将其打造成为政协的创新载体,擦亮具有羊里特色的“莱商量”工作品牌。其中,“大碗茶”莱商量工作站运行以来,先后收到建言献策168条,开展各类商量活动66件,为周边村民解决实际问题125条。线上,依托微信群、钉钉群、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载体,展示商量过程、宣传商量成效,做好数字赋能推陈出新文章。在“莱商量”小程序的基础上,搭建“民呼我应直通车”功能,开通线上商量新平台,打造全天候、不落幕的协商平台。

  做好“四个结合”
  打造“善商量”羊里特色

  羊里街道政协在推进“商量”工作走向深入的同时,将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和需求为切入点,做好解决民生实事、调解矛盾纠纷、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中心工作“四个结合”。今年,如何加强医疗建设,提高街道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医疗能力成为重点,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羊里街道政协积极组织农业界、医疗界政协委员,在推进工作落实过程中提供政协智慧和政协方案。

  今年3月,政协委员在下村到户走访调研后提出了开展“幸福小居”行动的建议,倡导为独居、困难等特殊老人群体提升居住条件、进行适老化改造。很快,城子县村老党员朱应爱家高标准改造完成,切实为其提升了居住和生活环境。

  羊里街道南魏庄村级“商量”工作站,创新实行“胡同长”商量制度,将村内划分为19条胡同,由胡同长对本胡同内的大事小情开展商量,真正将“商量”平台搭在了群众家门口。

  去年以来,羊里街道“商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群众的好评。据统计,羊里街道先后收到建言献策872条,开展各类商量活动451次,为周边村民解决实际问题626条,目前仍有12件正在办理。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由村民群众反映事项的“被动商量”,向举一反三主动邀请联系群众商议民生事项的“主动商量”工作流程转变。下一步,羊里街道将以本次调研指导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将“商量”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商量”工作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