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短篇小说集《边村》研讨会在济举办

走进边村生活,一窥黄河文明

        商报济南消息 5月21日,青年作家宋词短篇小说集《边村》研讨会在济南垂杨书院举行。活动中,宋词讲述创作过程,表示希望能够“记可记之事,传可传之人”;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现场氛围热烈。

  短篇小说集《边村》讲述农村题材故事,书写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我希望追求走心的状态,让作品不雕饰、不浮华,尽量地能直指人心,记可记之事,传可传之人。”谈起创作时,宋词表示,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10年,表达了自己心中的诗意和文学主张。

  对乡村的书写,体现出宋词对乡土文化传承的追求。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认为:“作者把偏远的边村作为自己的生命中心,书写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体现出母语的强大力量。”

  同样,对乡村生活的书写,也勾起读者对故乡的回忆,唤醒一代人的乡愁。《边村》责编尹利华表示,《边村》是一部能够打动人的作品,“这本书是奉献给读者的精神参考,并且尽可能保持了真实生活中的原汁原味。”

  军旅作家高建国亦从《边村》中收获强烈共鸣,他表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农耕文明是我们最本质的文化底色。书中书写了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一个乡村的日常,充满浓郁的中国百姓的生活气息。作品通过描写普通人的人生百味,讲述出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展现了黄河新文明的曙光。”

  《边村》描绘了黄河入海口乡村的真实生活,也书写了一幕幕动人的乡村生活画面。作家、评论家逄春阶用四句话总结:“有味儿,有趣,有故事。有物,有人,有情感。有城,有乡,有纠结。有真,有假,有今古。”

  用诗意的语言写出黄河流域农村生活状态,其中的神话传说、小人物故事生动有趣,充满人情之味,体现出“写好小人物,提高大境界”的特色。散文家、东营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郭立泉也认为,“边村的故事引发了读者很多的想象,抓住了读者,希望作者坚持语言上有独特的调性和辨识度。”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