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骥千

——奋斗先驱的海洋精神
《海洋先驱:唐世凤》作者:刘宜庆
点击查看原图
        具体到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秉志和蔡堡曾担任生物系主任,他们是生物系的燃灯者,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物学家,让这里人才辈出,薪火相传。
  
  童第周是蔡堡的弟子。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童第周毕业后不久,由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主任蔡堡推荐,到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任助教。
  
  王家楫是秉志的弟子。1929年,王家楫从美国留学回国后,被聘为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动物学部研究教授、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兼任教授,讲授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组织学及胚胎学。唐世凤上过王家楫的课。
  
  伍献文是秉志的弟子,而唐世凤是伍献文的弟子。秉志、伍献文、唐世凤,这种师承链条,是20世纪生物学在中国薪火相传的一种表现。

  “秉报国之志,穿越80年风雨人生,在中国科学界,竖起一座高峰,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峰。”纵观秉志的人生历程,矢志不渝科学救国,治学育人奉献一生。
  
  秉志(1886—1965),原名翟秉志,又名翟际潜,字农山,满族,开封市人。著名动物学家。秉志自幼随父读四书五经,文史诗词。1904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攻读英文与数、理、化。
  
  1909年,秉志考取第一届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在康奈尔大学期间,秉志与任鸿隽、赵元任、胡先骕、杨铨(杨杏佛)等一批志同道合的中国留学生走到了一起,作为中国科学社发起人和核心五董事之一发起组织我国最早的民间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1915年1月,在秉志等留美中国学生的推动下,《科学》杂志创刊,高举“传播科学,求真致用”科学救国的旗帜,在神州大地播撒“赛先生”的种子。
  
  1918年,秉志在康奈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
  
  1922年,秉志与胡先骕、杨铨共同建立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前夕,中央大学搬迁重庆。生物研究所的图书、标本、仪器设备被日军抢掠一空。秉志因妻子病重未随校西迁而回到上海家中。秉志坚守民族气节,不担任日伪学术机构的任何职务。他改名为翟际潜,他没有忘记一名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并自觉地以笔为枪,进行文化抗战。他用“骥千”的笔名,每周写一篇鼓励人民抗战的文章,投寄《大公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