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连续举办12届 覆盖辖区5万余名群众

历城区全福街道:邻里节背后的“软”与“硬”

历城区全福街道第十二届邻里文化节举办
点击查看原图
邻里节以“乐居乐业幸福全福”为主题,举办了特色活动和志愿服务100余项
点击查看原图
        4月21日至27日,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第十二届邻里文化节倾情举办。本届邻里节以“乐居乐业幸福全福”为主题,举办了特色活动和志愿服务100余项,20余家驻区单位、30余支社区志愿队伍参与其中,覆盖辖区居民群众5万余人,是一场多主体参与、全资源联动、惠民利民的盛会。
  
  邻里节期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进全福街道一个个邻里和睦、喜乐祥和的社区,看到一项项兼具城市发展软实力与“硬支撑”的良策正在这里落地生花,浸润到了城市最深的肌理之中,也将温情和对社区的认同感播撒进每一位城市居住者的心田。
  
  更难能可贵的是,“邻里节”并不仅仅局限于举办活动的那一段时间,它还成为一项贯穿全年的精神文化活动:将通过为期一年的“全民幸福是全福”主题摄影、文字征集活动,继续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合力发出“全福声音”,讲好“全福故事”,持续擦亮全福街道“邻里文化”品牌。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通讯员 郑砚
  
  百家宴开 温情自来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以地缘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被称为“邻”,和谐邻里是城市文明的一道美景,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
  
  怎样的邻里关系才能称之为“和谐”“温情”,如下的几个场景给出了典范——
  
  酥锅、焖鲅鱼、水煮肉片、应季槐花饼、炸香椿芽、炸黄花鱼、可乐鸡翅、春饼……4月22日上午,济南桑园北社区内,一场一年一度的社区百家宴火热开席,几十米长的长桌摆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类美食,更汇聚起邻里间友善的暖流。
  
  尽管日常忙于各自工作,相见时间不多,但相互配合起来,却好像有着天然的默契——日前,济南南全福社区第十二届全民趣味运动会如期举行,400余名社区居民通过双人绑腿跑、四人合作夹球、六人跳大绳等传统比赛项目再一次感受着一家人的温情。

  “四角”延伸“多角”,微感相汇共情。济南路劲东城社区内,发端于邻里文化节的“四角”志愿服务活动早已落地生根,常设常新。“理发角”“缝纫角”“爱心角”“健康角”“法律角”……服务“角”度的加大带动起同心“圆”半径的延长。
  
  于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城之精神的传承与根脉,也是加速发展的引领和支撑。高楼大厦里的人走了出来,街道社区热闹了起来,关怀与爱流动了起来,一场场互动互助的社区活动,充分汲取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文化、责任文化、伦理文化等宝贵精神,生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座城市的温情与格局也自然在微笑与问候间油然升华。

  呵护“一老一小” 托举稳稳幸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老一小”是我国民生发展的重点,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
  
  近年来,济南在新形势下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呵护好“一老一小”群体,在托育和医养结合上下足功夫,托起群众“朝夕美好”的同时,也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中创新求变,把柔性关照渗透到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各处,为老人孩子搭建起“精神家园”。
  
  耆老乐活,伞上开花。作为老年居民相对较多的老旧社区,本届邻里文化节,济南福鑫苑社区创新开展起主要面向老年群体的油纸伞手工彩绘活动,让老年居民通过双手和画笔将文化之美凝结,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一抹古韵,在一笔一划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指尖留韵,童笔生花。在与福鑫苑社区相距不远的济南航运路社区,本届邻里文化节的落脚点则聚焦在下一代的身上,包括来济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社区儿童围坐一堂,以画笔展现美好,更为这座城市描绘未来的希望。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孩童稚嫩的声音在济南桑园北社区中回荡,以本届社区邻里文化节为契机,一场学龄前儿童经典诵读,让“小名士”们初次感知着这座城市的文脉亘长。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幸福之城,名副其实。

  社区共享带娃 微策助力大计

  人口生育不仅是关系你我的家事,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事。今年1月,济南印发《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对济南市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为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面对提升人们生育意愿这一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要素,济南在全力协助市民“生得起”的基础之上,正在以社区托育服务为载体,努力实现“养得好”。

  4月22日,多场形式各异的邻里文化节亲子主题活动在济南桑园南社区、锦绣澜湾社区、黄台电厂社区托管中心同时进行,为社区青年群体提供了又一个亲情互动、育儿交流的平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户均2.62人,传统家庭抚育方式逐渐力不从心,“照料难”一定程度上成为“不敢生”的主要原因。
  
  如此困局之下,如何发挥基层社区职能,以社区人性化服务助力化解家庭“带娃难”就变得势在必行。
  
  以济南小辛社区托管中心为例,该社区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了托管场地,历时三个月投资50余万元建成面积400余平方米、吸引四家“小饭桌”进驻的小辛社区托管中心一条街。目前,济南小辛社区配备工作人员20余人,托管学生超过百人,主要提供课后托管、午休、就餐、接送放学及课后辅导等服务。此外,小辛社区还统筹协调社区居民休息时间,牵头推动社区居民“共享带娃”。

  服务青年小举措 情感“留人”大文章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
  
  一声声“人才卡”的公交乘车提示音,一笔笔快速到账的人才购房补贴,近年来,济南以真金白银“俘获”青年人才芳心的创举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常态化表现,即将结束的4月,济南更是凭借“全国在校大学生来济南‘免费玩’”的“青年人才大礼包”登上网络热搜,引发全国关注。
  
  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不是一项单一的工程,而是一项综合工程。“城市竞争就是人才竞争”普遍共识之下,打响“抢人大战”,更需下好“留人大棋”,在此之中,来自青年群体所住社区的政策扶持与情感关怀当属城市“留人”最为直观的注脚。

  “企业面对面”政策答疑会、仪态训练公益课、“心理疏导与调试”课堂……本届社区邻里文化节期间,全福街道荣盛商圈内多场面向青年群体的“五悦”群团活动也在周密策划之中,一场青春风暴同样值得期待。
  
  对青年更友好的城市,青年也必将在此更加有为。
  
  以统筹协同致城市发展之广大,用真情实感尽民生关怀之精微,作为一项连续举办12年的区域品牌活动,全福街道邻里文化节的背后是社区治理的创新示范,更是这座城市对以人为本、聚力而兴的生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