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校家警”风雨无阻,撑起安全保护伞

勾勒上学路上的最美“风景线”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每到上学早高峰前,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的门前都会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风里、雨里,晨光里,默默守护着每一位学生,做上学路上最令人安心的守护者。2015年,学校家委会自发成立“红马甲”早交通志愿服务队,多年来,全校家长轮流参与,风雨无阻。今年2月以来,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组织助学岗执勤,为孩子们的上学路增添了多一重保障,校家警携手,勾勒最美风景线。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赵天羿

  道路狭窄人流量大

  “红马甲”走过8载光阴

  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位于羊头峪东沟路中间位置,校园门前双向两车道,人车混行,路段狭窄,每到上学早高峰时段,人、车流量增大,道路通行压力十分大。但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学校门前经过时发现,早高峰时段,家长们有序进入羊头峪东沟街,将电动车停放在家长止步线位置,快速送孩子进入“学生通道”后骑车离开,整个环节“一气呵成”,只用几分钟就完成了,接送过程高效、有序,而在这个过程中,“红马甲”的身影出现在各重要环节上,有的家长负责护送学生进入学生通道,有的引导家长骑车离开,配合默契,分工明确。
  
  2015年,文化东路小学家委会自发成立了“红马甲”早交通志愿服务队,“这是一支自发成立的队伍,目的就是为了缓解上学时的道路通行压力,保证师生上学路的安全。”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校家委会主任闫家磊告诉记者,“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由全校家长组成,校家委会总体统筹、班级家委会负责协调每日值勤家长,“我们将每个班级的家长分为4-5个小组,每次由一名家委负责,每班一天。目前,每个工作日都会有十二三名家长参与值勤,从2015年至今,我们的红马甲团队已经累计安全护送师生3万余人。”

  流程细致、规则明确

  守候在每个上学的清晨

  上学路的高效通行离不开家长们的默契配合,而这种默契的形成正是建立在流程细致、规则明确的基础之上。校家委会成员、“红马甲”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王天鹏表示,“目前,我们根据人流的实际情况,把值勤范围分为行进区域,停车区域,步行区域3个部分。”具体而言,从文化东路路口开始,行进路线区就被分为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条不同的线路,为防止路口拥堵,由3名家长按照车辆优先有序通过的原则,引导车辆安全通过;进入停车区域后,4名家长负责帮助孩子下车,整理孩子书包等物品,把孩子送进学生专用通道,与学校安保人员一起疏导车辆有序驶离;孩子们在校门口由2名家长护送进入校园,适时引导车辆有序通行,人行道区域还有一名家长提醒禁止电动车驶入,保证孩子们步行安全通过。为方便家长们熟悉流程,校家委会还将工作流程制作成视频,在最短时间内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家长们熟悉岗位职责。
  
  多年来,文化东路小学“红马甲”们的工作流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完善流程,力求让每位志愿者明确工作环节和岗位职责,就是希望家长们在更短时间内顺利送孩子上学,既不耽误孩子上学,也不耽误自己上班。”闫家磊说道。
  
  每天7点30前,文化东路小学的红马甲团队准时上岗,“每天到达学校后,家长们要先进行登记,然后按照工作分工站到所属位置上,8点10分,值勤结束后家长们也需反馈当日情况。8年来,这成为所有值勤家长都烂熟于心的流程,穿上红马甲护送学生安全走进校园,也成了家长们自觉的习惯。”王天鹏称,“直到看到最后一名学生进入校园,我们才会踏实地离开。”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形成家校合育良好生态

  由于学校周边路况复杂,自文化东路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以来,学校家委会就会将接送孩子的流程路线下发给所有家长,为实现高效配合打下基础。
  
  每到下雨、下雪天,红马甲志愿团队就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下雨时,选择汽车接送的家长更多,道路拥堵情况更严重;下雪时,我们的红马甲团队更要提前到校,协助学校一起扫雪,更好地保障师生安全。”闫家磊介绍道,除了天气影响外,由于道路狭窄,车辆剐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对家长们的协调、沟通能力也有极高要求,“我们坚持耐心劝导,对于小问题,尽量协调双方快速处理;面对相对复杂的情况,我们也会劝导大家先互留电话,保存视频,再找交警处理。”
  
  由于“红马甲”服务团队是全体家长参与的志愿项目,所有家长既熟悉接送过程,也熟悉值勤环节,家长们互相理解、通力协作,成为每个学生上学路上的“守护者”,也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局面。“我觉得做这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大爱’,要‘眼里有孩子’,及时看到隐患,最大程度地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王天鹏说。
  
  尽管来到学校的时间还不长,但校长梁丽对这支“红马甲”服务队的印象十分深刻,“文化东路小学有2700多名学生,每到上学时,校门口道路交通的压力就会增大,学校“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参与的人数之多、坚持的时间之久、态度之认真负责让我十分感动。”梁丽表示,“红马甲”不仅为孩子们的上学路架起了一道防线,也为家校共育搭建了沟通桥梁,形成了家校合育良好生态。
  
  学校政教处副主任李朕称,除了“红马甲”志愿团队外,每天清晨,学校老师和交警也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的各个位置,合力保障学生上学路的安全。“红马甲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在‘红马甲’的有序引导下,每一位家长都能有序、高效地送孩子上学。”李朕告诉记者,除了开展交通志愿服务,家委会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和管理,为学生做好后方服务,为家长做好示范引领。

  解堵治乱畅通“上学路”

  为师生提供多一重保障

  今年2月份以来,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在市局和支队统一安排下组织助学岗执勤,文东小学的值勤任务由大队办公室负责。这为学生的上学路又增添了多一重保障,令学校和家长感到安心。

  “我们在接到任务后,立即与文东小学负责安全工作的同志进行了对接,了解学校门口的堵点和学校师生上学放学时间安排,实地查看学校的交通环境,确定解决堵点的办法。”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办公室负责人王大勇介绍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校位于羊头峪东沟路中间的位置,该路段较窄,且附近小区停车位不足,在学校附近道路上违法停放的车辆较多,严重影响了通行效率。”
  
  为了畅通孩子们的上学路,每天早上7点10分,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办公室的值勤民警就会到达学校,对道路两侧的违停车辆进行电话劝离,以保证高峰期道路安全畅通。民警方楠表示,“我自己也是一名学生家长,对家长护送孩子上学的急切心情感同身受,参与助学岗执勤,一方面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正常的道路秩序,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民警王云燕称,希望通过助学执勤,解堵治乱,能为家长和孩子带来更多便利。
  
  经过两个月的执勤,民警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进一步改善的问题,王大勇表示,下一步,大队办公室将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校家警携手撑起安全保护伞,更好地护航师生上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