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个垃圾分类共享e站投用
既有感应式分类垃圾投放口 又有“门前五包”共享工具
商报济南消息 “有这些工具真好,冬天清雪终于有趁手工具了!”4月13日,济南市首家“近零碳”垃圾分类共享e站建成投入使用,不仅具有垃圾分类投放功能,还有“共享工具箱”功能。该共享e站位于按察司街与运署街交汇处,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采用仿古设计风格,配合荷花、柳树、花窗、飞檐等造型,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大明湖街道“近零碳”垃圾分类共享e站,是在历下区城管局指导下建成的,目前是济南市内第一家带有共享概念的多功能垃圾分类设施。e站的功能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分类功能”,e站设置了四分类垃圾投放口,作为大明湖地区垃圾分类错时投放点,结合宣传内容,能够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的投放工作执行。其次是“宣教功能”,e站内部可供辖区居民深度掌握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并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还可作为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了解垃圾分类的实践基地。最后是“共享功能”,该站专门配备了铁锨、雪铲、扫帚、灭火器等“门前五包”共享工具,以及防毒面罩、口罩、酒精消毒液、创口贴等应急物品,可供周边居民、商户共享使用,进一步拓展了站点功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e站揭牌现场了解到,驿站靠近大明湖小学,与老城区的古典色调非常搭配,外观漂亮,设置有自动感应式分类垃圾投放口,人只要站在其他垃圾投放口面前,投放口的盖子会自动开启,投完垃圾后离开,盖子自动合拢,既美观又智能。e站内部配备了空调、桌椅和垃圾分类各种展板及播放宣传片的大屏,最大的特色是从桌子、椅子到小板凳,都是由匠心志愿者用废旧大件垃圾制作而成。
大明湖街道城管科科长杨珂介绍,冬季下雪都是由各单位进行“门前五包”,自扫门前雪,但是很多社区和单位缺乏扫雪工具,此次共享e站的“门前五包”共享工具箱,大大方便了辖区各单位,未来将有30多个“共享工具箱”覆盖整个辖区。大明湖街道将以分类e站的启用为契机,深化“一核多元”的垃圾分类推进模式,使绿色、环保、循环、低碳、文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净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大明湖街道“近零碳”垃圾分类共享e站,是在历下区城管局指导下建成的,目前是济南市内第一家带有共享概念的多功能垃圾分类设施。e站的功能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分类功能”,e站设置了四分类垃圾投放口,作为大明湖地区垃圾分类错时投放点,结合宣传内容,能够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的投放工作执行。其次是“宣教功能”,e站内部可供辖区居民深度掌握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并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还可作为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了解垃圾分类的实践基地。最后是“共享功能”,该站专门配备了铁锨、雪铲、扫帚、灭火器等“门前五包”共享工具,以及防毒面罩、口罩、酒精消毒液、创口贴等应急物品,可供周边居民、商户共享使用,进一步拓展了站点功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e站揭牌现场了解到,驿站靠近大明湖小学,与老城区的古典色调非常搭配,外观漂亮,设置有自动感应式分类垃圾投放口,人只要站在其他垃圾投放口面前,投放口的盖子会自动开启,投完垃圾后离开,盖子自动合拢,既美观又智能。e站内部配备了空调、桌椅和垃圾分类各种展板及播放宣传片的大屏,最大的特色是从桌子、椅子到小板凳,都是由匠心志愿者用废旧大件垃圾制作而成。
大明湖街道城管科科长杨珂介绍,冬季下雪都是由各单位进行“门前五包”,自扫门前雪,但是很多社区和单位缺乏扫雪工具,此次共享e站的“门前五包”共享工具箱,大大方便了辖区各单位,未来将有30多个“共享工具箱”覆盖整个辖区。大明湖街道将以分类e站的启用为契机,深化“一核多元”的垃圾分类推进模式,使绿色、环保、循环、低碳、文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净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