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西沙王庄村李涛
用心用情办实事 全心全意解民忧

李涛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2018年7月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称号、2021年6月被中共济南市委授予“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工作岗位近20年,济南市槐荫区西沙王庄村主要负责人李涛,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推进城中村改造 跑出“西沙速度”
2016年,西沙王庄村改造作为槐荫区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李涛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作为西沙王庄村的带头人,他更知道这是西沙王庄村千载难逢的转型机遇。
李涛第一时间深入到村里进行广泛摸底和调研,并多次到相关上级部门奔走,为村民群众争取最大利益。拆迁期间,他带领村“两委”和村集体骨干冲在了最前面,“5+2”“白+黑”坚守在拆迁指挥部。
面对不理解、不支持的村民,“老实人”李涛也有他的“笨办法”,这期间,李涛走千家入万户,认真细致地给每户讲政策;他提出“村干部不先拆,群众不拆;党员不先拆,群众不拆;村干部亲属不先拆,群众不拆”的原则,率先拆掉自家的房子,从而带动了周围一大批人的拆迁,打消了村民的观望态度。
最终,西沙王庄村城中村改造40天内签约率达到97.2%,创造了城中村改造的“西沙速度”。一路走来,西沙王庄村的拆迁,浸透着他辛勤的汗水,记录着他艰辛的脚步,也书写着他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担当。
创新工作法 破解民生难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沙人,李涛在西沙村工作了将近20年。一直以来,他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西沙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存在车辆乱停、道路被占、消防通道严重堵塞等问题,居民对此困扰不已。然而,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单靠村干部的力量远远不够。为此,李涛秉承“群众的事群众商量”,创新推出了“三进访民情,四步促协商”工作法。
在李涛的推动下,西沙党群协商议事会正式成立。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和居民代表参与其中,针对小区里的问题,大家协商协调,采用现场办公、现场议事、现场决策的形式,广泛倾听村居民的看法和建议,共同想办法、解难题。辖区内总计1800余个停车位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小区交通变得井然有序,赢得了百姓的点赞。
迎难而上 促进村庄蝶变
在疫情期间,李涛首先提出“疫情面前,我先上,党员同志跟我上”,动员村居全体工作人员,成立150余人的志愿者突击队和30余人的民兵队伍,迅速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他带领队伍成员走上街头、深入居民楼,拉条幅、贴海报、做展板;在社区门口、沿街店铺发放宣传单;动员党员干部手机都用起来,微信发起来,能用的宣传手段一样不落。同时,按照村居网格划分,成立摸排组、值班组、巡视组、后勤保障组、消杀组等小组,互相配合,实现联防联控。在李涛的带领下,西沙王庄村民同心同力,共同抵抗病毒的肆虐,并被评为济南市“战疫标兵”。
在李涛任职的八年内,西沙王庄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涛被选举为槐荫区人大代表、优秀党支部书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西沙王庄村村民的眼里,李涛一直是那位看到群众看不起病就为群众垫付医药费的书记,看到群众不理解政策,就披星戴月做工作到深夜的书记,看到为村长远发展呕心沥血,不辞辛苦,站在城中村改造风口浪尖的书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推进城中村改造 跑出“西沙速度”
2016年,西沙王庄村改造作为槐荫区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李涛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作为西沙王庄村的带头人,他更知道这是西沙王庄村千载难逢的转型机遇。
李涛第一时间深入到村里进行广泛摸底和调研,并多次到相关上级部门奔走,为村民群众争取最大利益。拆迁期间,他带领村“两委”和村集体骨干冲在了最前面,“5+2”“白+黑”坚守在拆迁指挥部。
面对不理解、不支持的村民,“老实人”李涛也有他的“笨办法”,这期间,李涛走千家入万户,认真细致地给每户讲政策;他提出“村干部不先拆,群众不拆;党员不先拆,群众不拆;村干部亲属不先拆,群众不拆”的原则,率先拆掉自家的房子,从而带动了周围一大批人的拆迁,打消了村民的观望态度。
最终,西沙王庄村城中村改造40天内签约率达到97.2%,创造了城中村改造的“西沙速度”。一路走来,西沙王庄村的拆迁,浸透着他辛勤的汗水,记录着他艰辛的脚步,也书写着他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担当。
创新工作法 破解民生难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沙人,李涛在西沙村工作了将近20年。一直以来,他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西沙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存在车辆乱停、道路被占、消防通道严重堵塞等问题,居民对此困扰不已。然而,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单靠村干部的力量远远不够。为此,李涛秉承“群众的事群众商量”,创新推出了“三进访民情,四步促协商”工作法。
在李涛的推动下,西沙党群协商议事会正式成立。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和居民代表参与其中,针对小区里的问题,大家协商协调,采用现场办公、现场议事、现场决策的形式,广泛倾听村居民的看法和建议,共同想办法、解难题。辖区内总计1800余个停车位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小区交通变得井然有序,赢得了百姓的点赞。
迎难而上 促进村庄蝶变
在疫情期间,李涛首先提出“疫情面前,我先上,党员同志跟我上”,动员村居全体工作人员,成立150余人的志愿者突击队和30余人的民兵队伍,迅速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他带领队伍成员走上街头、深入居民楼,拉条幅、贴海报、做展板;在社区门口、沿街店铺发放宣传单;动员党员干部手机都用起来,微信发起来,能用的宣传手段一样不落。同时,按照村居网格划分,成立摸排组、值班组、巡视组、后勤保障组、消杀组等小组,互相配合,实现联防联控。在李涛的带领下,西沙王庄村民同心同力,共同抵抗病毒的肆虐,并被评为济南市“战疫标兵”。
在李涛任职的八年内,西沙王庄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涛被选举为槐荫区人大代表、优秀党支部书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西沙王庄村村民的眼里,李涛一直是那位看到群众看不起病就为群众垫付医药费的书记,看到群众不理解政策,就披星戴月做工作到深夜的书记,看到为村长远发展呕心沥血,不辞辛苦,站在城中村改造风口浪尖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