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北方越剧”的山东曲种
五音戏发源于济南历城、章丘一带,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地方特色浓郁,具有极强娱乐性的五音戏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五音戏发源于济南历城、章丘一带,广泛流行于济南、淄博等地,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2006年,这项极具山东特色的地方剧种被列入首批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名录。
五音戏早期只需5个人便可完成表演,即为1人操持打击乐器,其余4人完成演唱,因此也被称为五人班、五人戏。在淄博方言中,汉字“人”与“音”发音相似,因此,现在此剧种被称为五音戏。
从现有考据来看,五音戏的发展和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4个时期。早期的五音戏旋律从秧歌调中脱胎而来,极具山东地方特色。秧歌腔由秧歌、花鼓秧歌和章丘历城民歌相结合形成,伴奏使用锣鼓,角色为一生一旦,后来有所增加。经过填词或编创的故事被加入秧歌腔,其内容、形式都变得更加丰富,为五音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五音戏原名又叫周姑子戏,也称肘鼓子戏,因演唱时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这种唱腔在形成较为独立完整的板腔体系的同时,还吸收借鉴了京剧、昆腔、梆子等剧种的服饰、道具、妆容和节奏。随着专业演出社班的形成发展,周姑子戏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随着周姑子戏影响范围增大,一批颇有名气的艺人涌现出来。根据他们演出的方言、喜好、唱腔等风格各具特点,周姑子戏被分为东、西、北三路。后来,其中的西路得到了发展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期间出现一批名气颇高的戏班,如樱兰社、五音剧社等。杂社时期是五音戏发展历程中的过渡时期,持续的时间较短,戏剧特点与前期相比并无重大变革。
在五音戏的发展历史中,艺名“鲜樱桃”的邓洪山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他曾在济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助推五音戏影响力不断扩大。他的唱腔质朴简洁、轻柔委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民间曾形容他的演唱,“一嘟噜一穗儿,喜得人掉泪儿”。
1935年,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打击乐师)和两个男演员组成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6张唱片共7出戏。此后,这一剧种名称最终确定为五音戏,一直沿用至今。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其基本腔型以悠板、二不应、鸡刨爪和散板为代表,在此基础上演变出多种不同唱腔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剧种特色。板式五音戏源于民歌,大都是由两句体组成,唱腔多采用板腔体,有部分曲牌音乐穿插在其中,形成独特而丰富的唱段结构形式。表演者演出中通常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多端。
五音戏的唱腔以本嗓为主,女腔尾的旋律拉长,后尾采用假嗓变得高亢,称为“云遮月”。五音戏早期只用鼓、板、锣等乐器发音组成的打击乐来伴奏,略显枯燥单调,但随着时间发展开始采用管弦乐伴奏。
五音戏不仅声韵优美动听,还反映出民间生活的多个层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剧目多以家庭伦理道德以及当地妇女生活状况为主题,唱词多用方言、歇后语、倒装句等民间口头文学,如头午(上午)、晌饭(午饭)、忙活针线(忙着做)等,语调活泼亲切。此外,五音戏中常出现富有生活智慧的民间谚语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内容,微言大义又妙趣横生,兼具娱乐和教化功能,受到百姓喜爱。《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等传统剧目在代代传唱中不断发展,深入生活,为百姓带来欢乐。
如今,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积极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展“五音戏进校园”活动。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参与当地教科书的编写,同时大力培养年轻演员,以提高社会对于五音戏的认识与重视程度。2017年,山东第一座现当代戏曲名人专题纪念馆——鲜樱桃纪念馆正式开馆,成为研究、传承和发展五音戏的重要实践基地。
五音戏所承载的不仅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情感表达需要,还包含了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它萌发自民间,汲取民间文化沃土中的营养,牢牢扎根在群众生活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娱乐项目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之一。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
五音戏早期只需5个人便可完成表演,即为1人操持打击乐器,其余4人完成演唱,因此也被称为五人班、五人戏。在淄博方言中,汉字“人”与“音”发音相似,因此,现在此剧种被称为五音戏。
从现有考据来看,五音戏的发展和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4个时期。早期的五音戏旋律从秧歌调中脱胎而来,极具山东地方特色。秧歌腔由秧歌、花鼓秧歌和章丘历城民歌相结合形成,伴奏使用锣鼓,角色为一生一旦,后来有所增加。经过填词或编创的故事被加入秧歌腔,其内容、形式都变得更加丰富,为五音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五音戏原名又叫周姑子戏,也称肘鼓子戏,因演唱时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这种唱腔在形成较为独立完整的板腔体系的同时,还吸收借鉴了京剧、昆腔、梆子等剧种的服饰、道具、妆容和节奏。随着专业演出社班的形成发展,周姑子戏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随着周姑子戏影响范围增大,一批颇有名气的艺人涌现出来。根据他们演出的方言、喜好、唱腔等风格各具特点,周姑子戏被分为东、西、北三路。后来,其中的西路得到了发展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期间出现一批名气颇高的戏班,如樱兰社、五音剧社等。杂社时期是五音戏发展历程中的过渡时期,持续的时间较短,戏剧特点与前期相比并无重大变革。
在五音戏的发展历史中,艺名“鲜樱桃”的邓洪山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他曾在济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助推五音戏影响力不断扩大。他的唱腔质朴简洁、轻柔委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民间曾形容他的演唱,“一嘟噜一穗儿,喜得人掉泪儿”。
1935年,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打击乐师)和两个男演员组成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6张唱片共7出戏。此后,这一剧种名称最终确定为五音戏,一直沿用至今。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其基本腔型以悠板、二不应、鸡刨爪和散板为代表,在此基础上演变出多种不同唱腔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剧种特色。板式五音戏源于民歌,大都是由两句体组成,唱腔多采用板腔体,有部分曲牌音乐穿插在其中,形成独特而丰富的唱段结构形式。表演者演出中通常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多端。
五音戏的唱腔以本嗓为主,女腔尾的旋律拉长,后尾采用假嗓变得高亢,称为“云遮月”。五音戏早期只用鼓、板、锣等乐器发音组成的打击乐来伴奏,略显枯燥单调,但随着时间发展开始采用管弦乐伴奏。
五音戏不仅声韵优美动听,还反映出民间生活的多个层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剧目多以家庭伦理道德以及当地妇女生活状况为主题,唱词多用方言、歇后语、倒装句等民间口头文学,如头午(上午)、晌饭(午饭)、忙活针线(忙着做)等,语调活泼亲切。此外,五音戏中常出现富有生活智慧的民间谚语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内容,微言大义又妙趣横生,兼具娱乐和教化功能,受到百姓喜爱。《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等传统剧目在代代传唱中不断发展,深入生活,为百姓带来欢乐。
如今,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积极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展“五音戏进校园”活动。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参与当地教科书的编写,同时大力培养年轻演员,以提高社会对于五音戏的认识与重视程度。2017年,山东第一座现当代戏曲名人专题纪念馆——鲜樱桃纪念馆正式开馆,成为研究、传承和发展五音戏的重要实践基地。
五音戏所承载的不仅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情感表达需要,还包含了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它萌发自民间,汲取民间文化沃土中的营养,牢牢扎根在群众生活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娱乐项目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之一。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