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缘何落户山东
看数字政府建设背后的“山东底气”
![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变革创新峰会在济南开幕](..\..\..\resfiles\2023-04\10\lscm20230410a0003v01_1.jpg)
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变革创新峰会在济南开幕
![](../../../skin/fangda.jpg)
4月8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变革创新峰会在济南开幕。济南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全国第三个举办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的城市。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以往的16届论坛,有14届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第十四、十六届在广东举办。作为本届论坛的主办方,山东底气何在?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加快“无证明之省”建设
聚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山东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将“无证明之省”建设作为数字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全省统一大数据工作体系,通过大力实施“清理一批、压减一批、替代一批、取消一批”的“四个一批”改革举措,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有效破解证照证明材料多头提交、重复提交等问题,不断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全面推进“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加快建设“无证明之省”。
记者了解到,围绕“清理一批”,山东全面清理各类“无谓证明”“奇葩证明”578项,切实做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废止;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实行证明事项清单管理,编制形成36张《证明事项通用清单》,逐项列明证明事项名称、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名称及编码、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查后发布实施。
立足企业群众需求,山东大力实施“压减一批”,持续整合优化办事流程,支持减手续、减环节、减证明;推行“主题式服务”,变“串联”为“并联”;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群众两个全生命周期,确定公司设立登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企业简易注销和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户口登记迁移等各百余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大、关联度强、办理频率高的事项,推动关联事项“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口收件、一网流转”,实现证明材料一次提交办多件事。
围绕“四个一批”中的“替代一批”,山东积极推进证照电子化、应用场景化建设,用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实现“一部手机办全省事”;支持“亮证”,基于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省级统一的电子证照基础库、省级及16地市一体化电子证照平台、统一电子签章平台,以及关联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证照的“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卡包,构建形成“一库一平台、一码一卡包”的全省一体化电子证照应用体系,实现对全省各级各部门电子证照的统一归集、统一签章、统一亮证,支撑全省电子证照应用。
此外,山东大力实施“取消一批”,强化“互联网+”理念,把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用“数据跑”替代“主体跑”,对能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核验的证明,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婚育户一件事”
创新实施集成化办理模式
为持续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改革,着力解决群众在办理结婚、生育、落户等相关业务过程中“多头跑、反复跑”的问题,山东创新实施“婚育户一件事”集成化办理,围绕结婚登记、婚姻状况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生育登记等政务服务事项,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政务数据共享,打造成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实现婚育户事项“一张表单,一次办结”。截至目前,全省“婚育户一件事”累计生成生育登记信息13.6万条,全省平均每天有210对新婚夫妇享受到“婚育户一件事”带来的便利。
记者获悉,山东全面细致梳理结婚登记、婚姻状况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生育登记等事项集成化办理的申请条件和服务流程,明确政策依据、所需材料、申请方式、办理期限等要素,编制形成一张“一件事”事项申请表单,简化填报流程,实现申请材料标准化和“一表申请”。
同时,升级改造山东省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山东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申请生育登记”“现居住地”等信息要素,并同步补充修订《结婚登记告知单》和《结婚登记声明书》相关内容,明确告知申请人办理要求。
此外,山东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在实现婚育事项联办的基础上,增加婚姻状况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和夫妻投靠户口迁移,实现“婚育户”集成化办理。省民政厅在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是否申请变更户口簿婚姻状况”“是否申请办理夫妻投靠户口迁移”两个办理选项,并与省公安厅共同研发数据共享接口,实现相关数据实时共享。
聚焦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创新打造“静默认证”模式
养老,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山东聚焦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痛点、难点、堵点,依托大数据平台,用科技赋能民生,通过对退休人员进行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动态判断其生存状态,创新打造“静默认证”模式,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流程由原来的领取人“提出申请-进行验证-发放待遇”,转变为政府部门“大数据采集-数据比对-自动发放”,建立完善了“以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体系,既有方便群众办事的温度,也有防范欺诈冒领的力度,科学有效维护了退休人员权益及社保基金安全。
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山东积极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数据共享,汇集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方面,加强数据汇集,突破部门数据共享关,强化部门协同,破除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建立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等6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卫生健康等34个主题信息资源库,汇聚人社、公安、民政等部门涉及人口状态的231类、3700个数据项,为全面有效开展数据比对做好基础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数据清洗,抓住关键数据提取关,坚持需求导向,从海量政务数据中抽取关键数据,并进一步加强数据整理,严把退休数据质量关。克服历史数据不规范、不准确、错漏项等问题,开展多轮数据整理,聚焦退休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修正错误数据、补充缺失数据、清理无效数据,有效补齐历史数据短板,推动数据质量整体提升,为养老金发放“静默认证”提供数据支撑。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加快“无证明之省”建设
聚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山东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将“无证明之省”建设作为数字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全省统一大数据工作体系,通过大力实施“清理一批、压减一批、替代一批、取消一批”的“四个一批”改革举措,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有效破解证照证明材料多头提交、重复提交等问题,不断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全面推进“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加快建设“无证明之省”。
记者了解到,围绕“清理一批”,山东全面清理各类“无谓证明”“奇葩证明”578项,切实做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废止;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实行证明事项清单管理,编制形成36张《证明事项通用清单》,逐项列明证明事项名称、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名称及编码、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查后发布实施。
立足企业群众需求,山东大力实施“压减一批”,持续整合优化办事流程,支持减手续、减环节、减证明;推行“主题式服务”,变“串联”为“并联”;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群众两个全生命周期,确定公司设立登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企业简易注销和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户口登记迁移等各百余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大、关联度强、办理频率高的事项,推动关联事项“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口收件、一网流转”,实现证明材料一次提交办多件事。
围绕“四个一批”中的“替代一批”,山东积极推进证照电子化、应用场景化建设,用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实现“一部手机办全省事”;支持“亮证”,基于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省级统一的电子证照基础库、省级及16地市一体化电子证照平台、统一电子签章平台,以及关联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证照的“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卡包,构建形成“一库一平台、一码一卡包”的全省一体化电子证照应用体系,实现对全省各级各部门电子证照的统一归集、统一签章、统一亮证,支撑全省电子证照应用。
此外,山东大力实施“取消一批”,强化“互联网+”理念,把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用“数据跑”替代“主体跑”,对能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核验的证明,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婚育户一件事”
创新实施集成化办理模式
为持续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改革,着力解决群众在办理结婚、生育、落户等相关业务过程中“多头跑、反复跑”的问题,山东创新实施“婚育户一件事”集成化办理,围绕结婚登记、婚姻状况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生育登记等政务服务事项,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政务数据共享,打造成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实现婚育户事项“一张表单,一次办结”。截至目前,全省“婚育户一件事”累计生成生育登记信息13.6万条,全省平均每天有210对新婚夫妇享受到“婚育户一件事”带来的便利。
记者获悉,山东全面细致梳理结婚登记、婚姻状况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生育登记等事项集成化办理的申请条件和服务流程,明确政策依据、所需材料、申请方式、办理期限等要素,编制形成一张“一件事”事项申请表单,简化填报流程,实现申请材料标准化和“一表申请”。
同时,升级改造山东省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山东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申请生育登记”“现居住地”等信息要素,并同步补充修订《结婚登记告知单》和《结婚登记声明书》相关内容,明确告知申请人办理要求。
此外,山东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在实现婚育事项联办的基础上,增加婚姻状况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和夫妻投靠户口迁移,实现“婚育户”集成化办理。省民政厅在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是否申请变更户口簿婚姻状况”“是否申请办理夫妻投靠户口迁移”两个办理选项,并与省公安厅共同研发数据共享接口,实现相关数据实时共享。
聚焦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创新打造“静默认证”模式
养老,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山东聚焦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痛点、难点、堵点,依托大数据平台,用科技赋能民生,通过对退休人员进行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动态判断其生存状态,创新打造“静默认证”模式,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流程由原来的领取人“提出申请-进行验证-发放待遇”,转变为政府部门“大数据采集-数据比对-自动发放”,建立完善了“以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体系,既有方便群众办事的温度,也有防范欺诈冒领的力度,科学有效维护了退休人员权益及社保基金安全。
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山东积极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数据共享,汇集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方面,加强数据汇集,突破部门数据共享关,强化部门协同,破除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建立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等6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卫生健康等34个主题信息资源库,汇聚人社、公安、民政等部门涉及人口状态的231类、3700个数据项,为全面有效开展数据比对做好基础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数据清洗,抓住关键数据提取关,坚持需求导向,从海量政务数据中抽取关键数据,并进一步加强数据整理,严把退休数据质量关。克服历史数据不规范、不准确、错漏项等问题,开展多轮数据整理,聚焦退休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修正错误数据、补充缺失数据、清理无效数据,有效补齐历史数据短板,推动数据质量整体提升,为养老金发放“静默认证”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