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兑现誓言

——书写青藏高原的“山乡巨变”
点击查看原图
        角巴一一兑现自己的誓言:拥护新政府,年年赠送一千只菜羊两百头菜牛,听说政府想成立国营牧马场,一时没有地方,就找到王石说:“我角巴可怜,金银财宝都叫马魔王刮削走啦,但祖先的草原是带不走的,一百年前有多少,现在还有多少。你们说,要哪一片,拿去就是啦。”
  王石说:“看着哪一片都好。”角巴说:“以我看,放马最好的草场在玛沁冈日,我把玛沁冈日献给公家怎么样?”
  这么着,那里的数百万亩草场便成了玛沁冈日牧马场。人民公社化时角巴又是整个阿尼玛卿州唯一一个主动把部落改成公社的头人。
  在公社成立大会上,王石给他披红戴花,说他是草原的雄鹰、牧人的榜样。这样一个由进步头人转变过来的公社主任,怎么能说换就换呢?
  才让朝我家走来的那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正在巷口无聊地追逐自己的影子,发现无论我动作多快,右脚永远踩不上右腿的影子。
  正在不甘心地胡乱踩踏,就见一片黑影叠加在了我的影子上,抬头一看,是个年轻的藏族人站在我面前,问道:“强巴家住在这里面吗?”
  还没等我问“谁是强巴”,藏族人就惊喜得“啊嘘”了一声:“像得很嘛,你和你阿爸。”又说他是从沁多县来的。我转身就跑:“阿妈,阿妈。”母亲出现了。
  年轻藏族人递过来一封信,就在母亲看信时,他从马背上抱下了一个藏族小孩。那孩子扎着红腰带,把皮袍全部堆在腰里,露出两只精赤的臂膀,头发披纷而下,红铜色的脸上皮肤显得很厚,就像戴了一层面具。
  他一手拽着垂下来的马鬃,一手拉着年轻藏族人同样下垂的皮袍,怯生生地望着我们。
  母亲看了信就有些泪汪汪的,上前摸着小孩的头说:“这就是才让吗?”才让忽地抬起头,眼睛星星一样眨了一下。
  年轻藏族人说:“才让的耳朵关门啦,舌头变硬啦,听不见也说不出啦。”母亲说:“我知道,他是个聋哑人。信上说你是县政府的通信员果果,麻烦了,跑了这么远的路。”
  果果汉话不怎么流利,但表情达意足够了:“不是我跑,是马跑,公家养活我就是为了送信,不麻烦。”母亲又问:“他现在是副县长了?为什么改名叫强巴?”“这个我也不知道。”“他好着吧?”果果惊讶地问:“信上没说吗?”“说了说了。”“那就对啦,话是虚的,字是实的,姐姐看信就知道啦。”母亲让他去家里坐,他执意要走,说他来西宁每次都住在阿尼玛卿州驻西宁办事处,去晚了就吃不上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