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小客人

——书写青藏高原的“山乡巨变”
《雪山大地》作者:杨志军
点击查看原图
        父亲说:“阿尼啦,你怎么随便打人?”“是你叫我打的嘛。”“可你没有扇好他。”官却嘉诡谲地一笑:“我是有法力的,我扇坏的一定能扇好,扇不好就说明不是我扇坏的。”父亲生气地摆摆手:“话都由你说啦,赶紧去野马滩,桑杰还等着呢。”
  
  父亲看他大步走去,心说他无马可骑,得走到什么时候?又喊住他,摸出小本子,写了张纸条给他:“路过县上时往县政府拐一下,把这个交给里面的人。”官却嘉接过纸条看了看:“这是什么,公家人的经文吗?”父亲说:“是一匹马,借给你的。”“那我就知道啦,这是文书,你是个做官当老爷的,谢谢啦。”
  
  求医无果让父亲有些郁闷,他一手拉着马一手领着才让走出了阿尼琼贡。已是中午,金灿灿的虎耳花盛开在黄河滩上,似乎既然是黄河,岸边就只能开黄花。阳光通过河水的吸收和折射变得柔软而稀疏,草色就像刻意讨好天空一样变成了湛蓝的汪洋,远远近近的山脉苍凉而超然。
  
  靠近阿尼琼贡的松林覆盖的山坡下,是一片依仗山形波荡起伏的白色旗阵,静谧而祥和。父亲拿出从县政府食堂打来的馒头给才让吃,自己也吃了几口。回去的路上,父亲给日尕上了嚼子,让它跑起来,生怕天黑前赶不到县上。日尕不停地后视着父亲,收住四蹄没有狂奔,而是用四腿交叉的大跑稳健而轻松地跑着,直到太阳落向山顶,目的地迎面而来。父亲摸摸日尕,连汗都没出,这耐力,啊啧啧,太厉害啦。
  
  这天晚上,父亲在日尕的马槽里多放了一抱草料,又喂了一块早晨从食堂打来的酥油。喂马的人不满意地说:“你对马比对人好。”“怎么这么说?”“我几天没吃酥油啦,为什么不给我?”
  
  食堂供应的酥油都是定量的:县级干部一天二两,普通干部一天一两,其他人三天一两。定量供应的还有粮食和其他副食。父亲带着才让去食堂吃饭时,专门等着他的食堂管理员说:“县长啦,这娃娃恐怕不是你的吧?”
  
  听父亲解释了,管理员又说,“那怎么办呢?前几天你给他打饭我没说什么,原因是你下乡积攒了一些,打回去也是应该的。但是从今天这一顿开始,你只能打一份县长餐,也就是菜的话比别人多一勺,汤的话比别人多一口,馒头大家都一样,一顿二两,一天六两。”
  
  “我有个小客人就不能增加一点吗?”“每天多少粮都是按人头用秤称过的,给客人增加,就得把别人坑下,我没有这个权力。如果实在不够吃,我把我的那一份给你。”父亲笑道:“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