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我省聚力医疗康养实事,聚焦智慧、惠民目标

迈好第一步,实现新跃升

省城一养护院,医护人员陪伴老人(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事关民生的康养领域,此前,多个惠民政策落地,不同群体得到实惠;今年,我省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力争迈好第一步,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跃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实事:创建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医疗卫生服务也是衡量省市人民幸福指数的关键指标。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创建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深化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建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扩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优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在其他方面,我省要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推动线上复诊、医保支付、药品配送一体化发展。完成残疾托养服务2.4万人以上,建设“如康家园”300处。
  
  针对康养领域,我省今年明确要增加民生投入,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和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支持省级医疗卫生机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关注婴幼儿照护,我省走在前列。日前,33个城市(区)成为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我省济南、济宁、聊城三市入选。示范城市将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逐步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市民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

  助老:发展万张家庭养老床位

  坚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全面落实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加快发展服务类救助,实施“情暖夕阳”“护佑健康”慈善关爱项目,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扩围增效。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万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全年新增护理型床位2.5万张、改造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3万户,发展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1万张。
  
  山东是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大省。应对银发潮、守护夕阳红,我省从“舌尖上的养老”问题着手,不断加强助老食堂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整合多方资源,丰富运营模式,有效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难题,构建起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圈”。目前,全省共建有助老食堂8000余处,日服务老年人达27万人次。2023年,全省将继续推进助老食堂建设,助老食堂总量将突破1万处。

  医改:完善中西医协同服务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建设,持续推进“三医联动”和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如何更好地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如何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如何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更有力支撑,是公立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之路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中医药工作受到关注。日前,省卫健委发文推动中医药工作。其中明确完善中西医协同服务模式。在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和专科医院等推广“四有”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制度,强化中医药科室建设,把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纳入医院章程,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推进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纳入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同级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建立战略合作机制。遴选建设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试点医院。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省实施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获批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床位数分别达到8.57万个、105.57万人、67.39万张,均居全国第二;县(市)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本标准,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医保:就医实现“一部手机走全程”

  今年,我省要着力提高居民医保水平和生活品质,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机制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到85%以上,建立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机制;统筹安排7000万元资金,支持全民健身工程设施建设,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体育惠民消费季活动。
  
  今年2月,家住济南的郭女士因头疼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葡萄膜大脑炎。一个月三四千块钱的收入,又上有老下有小,郭女士坦言,“这次生病,压力挺大”。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去年山东首次开展中成药专项集中带量采购,她所用药物血塞通注射液大幅降价。“原来每支20.08元,一个疗程下来,要花费602.4块钱。而现在一个疗程只需要79.8元,省了500多块钱。”郭女士感慨道,“药品集采,真真减轻了咱老百姓看病负担。”
  
  药品价格降下来,民生温度升上去。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肿瘤靶向药、常见病用药等427种药品集采平均降价50%以上,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18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70%以上,累计减轻患者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338亿元。
  
  威海市全面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全面推行DRG付费方式,深化医药价格和招采制度改革,创新综合监管新模式,纵深推进“23451”经办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全力提升医疗保障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全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被广泛关注推广。
  
  其中,新承接“DRG付费监管”“医药价格监测”“医疗保障内部控制子系统”“手工(零星)报销线上办理”等多项省级试点。DRG付费改革成效跻身全国DRG支付方式新开展改革地区前三名,医保基金“智能+监管”做法连续两年被国家医保局在全国医保系统推广,“医保+商保”服务模式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跨领域“揭榜挂帅”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中医药医疗保障模式、“贴心医保”“医保助企”“23451”医保经办服务体系等经验做法先后在全省、全市推广。
  
  在济南,今年将继续推动医保数字化改革项目落地见效。积极融入“数字济南”发展大局,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民生领域基础数据的归集整合,实现人员信息实时共享;扩大“医保易贷”试点范围,缓解医药机构贷款难题; 持续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和移动支付,让群众在更多医疗机构就医实现“一部手机走全程”。

  观点:建议加快完善数字医疗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卢林在调研中发现,尽管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出台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的支持政策,但数字医疗发展仍然缺乏高位引领,创新中心集聚度不高,数据资源、技术资源和产业链资源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尚未建立,人才瓶颈等较为明显。为此,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卢林根据调研结果形成建议《发挥我国数字经济优势,促进数字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卢林认为,如果医疗行业能够充分利用我国数字经济的优势,优质医疗资源就能得到更好的下沉。他建议,制定我国数字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融合的数字医疗产业专项规划。实施容缺、容错、容新的监管模式,以产业基金、科创基金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在卢林看来,努力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实现我国数字医疗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