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扫码回看人生

        字里有料

  重庆龙潭山陵园内,一处新立的墓碑上,除刻有逝者陆志富生平简短文字外,还张贴有3组二维码,这让前来表达悼念和追思的人,多少有些意外。扫码后,陆志富生平故事以及各种作品一一呈现在眼前。

  网友热议

  “未被人遗忘,生命也就没有真正逝去。”

  “这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亲友最好的慰藉。”

  全媒全解 

  让清明节真正“清明”起来

  据北京晚报等媒体报道,陆志富生前是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重庆分会、重庆市老摄影家协会三大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留有许多摄影作品。在办理好父亲身后事之后,儿子陆先生萌发了将父亲生前的访谈视频、作品画册、生活照片存储在网络空间,借助互联网技术转换成二维码放置在墓碑上的想法。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已有16711人次通过二维码浏览了陆志富的生平以及作品。

  离开的人并不害怕死亡,却怕被遗忘,他们害怕自己被家人遗忘,不再被家人想起。虽然逝去,但只要有人记得你,那你就还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们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对逝去的人进行缅怀,但让人缅怀的周期却很短。这位男子通过科技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父亲的缅怀,体现了科技温度,科技能够延长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在墓碑上面贴二维码,是对去世父亲的另一种缅怀,用另一种方式让父亲的生命在作品里面得以延续。每个逝去的人,生前都有值得回忆、怀念的事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虽然身体已经离开人世,但是灵魂可以留存于自己的作品里面。男子将父亲生平的摄影作品与经历存储在二维码里面,二维码就像一个载体,连接着现实与虚拟,二维码外面是男子生活的现实世界,二维码里面是父亲生活的世界。可能并没有多少人会观看这个二维码,但是里面承载的却是儿子对父亲满满的思念。

  生命是值得敬畏与尊重的,死亡同样也如此。将父亲生前的作品用科技延续下来,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对死亡的敬畏,同样,也体现了技术的温暖。

  面对“墓碑二维码”,红网·红辣椒评论指出,将二维码技术用于缅怀逝者,体现的是科技的人文关怀。这是一种新的艺术、新的潮流,这是另一种让生命得以延续的方法。二维码里面承载着的不仅仅是死者生前的经历,更是死者留存于世间的证明。生命很短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我们无法与逝者亲口说再见,但我们却可以用一种方式来延长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光明时评亦同样认为,清明祭奠,是一种回望,是一种怀想,是一种思念。这个时候的表达方式,不应该只有“传统的”,还应该有“现代的”。纸灰飘飞、泪流满面的祭奠方式自然也说不出什么,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方式。但是,“新式祭奠”也是时代属性的必然尝试。少些烟熏火燎,“扫”出新风尚理应成为一种方向。

  这种“公墓二维码”,还有着推广的价值。我们不妨让“公墓二维码”成为一种“公众新服务”。全国公墓管理部门何不将这一典型事例,进行挖掘推广?鼓励更多人制作“公墓二维码”,借助网络空间,借助“云祭奠”“云祭扫”“云储存”的方式,将已故者的生前信息,制作成视频、故事、事迹、经历等等,讲述好“他们的故事”,可以激励后人,可以警醒后人,也可以让“后人”对“前人”有最好的祭奠方式。

  清明将至,各地祭扫高峰陆续到来。今年清明节是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后的首个祭扫假期,与往年相比,祭扫高峰期有所提前,人流量也有明显增长。此外,一些新型的祭扫方式也越发受到认可。

  清明祭扫不只是简单的行为、动作和礼节,更重要的是表达敬意和感慨,是一种情感和思念的体现,而不单单是敬献祭品,焚烧纸钱这些形式上的仪式,更重要的是人们虔诚的内心和感恩的心态,表达对故人的敬仰和怀念。因此,清明祭扫不需要鞭炮、纸钱,而是需要更“清明”的创新。

  对于清明祭扫的创新,社会公众要自觉转变观念,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弘扬优良家教家风;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创新清明节祭扫的便民惠民措施,如提供网上祭扫、代客祭扫等服务。当文明、绿色、便利的祭扫方式得到更多的宣传和保障,相信会有更多人选择文明祭扫,共同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让清明节真正“清明”起来。

  ◎解词人 刘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