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人生
点击查看原图
今年67岁的齐传新是土生土长的高密人,也是当地老字号木版年画“顺兴齐记”的第六代传人,潍坊市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日,他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讲述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年画人生,以及对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的心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实习生 龚佳玲
一块年画木板
关于顺兴齐记木版年画的宣传,齐传新打出了一个“纯手工制作”的招牌。
从最基础的木板选材开始,齐传新需要精心挑选结实耐用、不易开裂的梨木,并且还需是“十年以外的老木头”,如此,既无收缩力又不易变形。之后经过裁制、刨花等多道工序,木板需被打磨直到呈现出一定的光洁度为止,“它有手感,有经验的一试就能试出来”。齐传新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在他的徒弟中,目前只有两个人学到了这一步。
齐传新说,只有锋利趁手的工具,才能在坚硬的木板上刻画出匀称有力、酣畅细致的线条。除了木板的打磨工序,甚至连固定两块木板的扒锔钉、刻板的提刀等铁质工具,都是齐传新亲手锻打出来的。“打铁有讲究,木匠有木匠的讲究,木匠是一道缝,这是绝招。”
成功刻画一块年画木板并不轻松。记者得知,木板均须采用双面刻,即使是如今技艺娴熟的齐传新,刻一块90cm×24cm的木板,也需要花上20多天的工夫才能完成。更不要提,如果版上有行笔各异的书法字体,如果要将其“原滋原味”地刻出来,花费的时间更得大大增加。
齐传新介绍,在木版套色印刷中,每一面的图案所套印的颜色,都是固定的一种,需要遵照先深后浅的工序来套印。其复色套印,多则6色,少则4色,颜色艳而不俗,如此体现出木版年画独到的“年味儿”。
每天,齐传新花在刻版上的时间最长达到9个小时。一天的忙活,经常从早晨8点开始,到晚上10点结束。“晚上静,那些精细的高档版得到晚上刻。”记者见到,由他雕刻的版面,线条清晰硬朗,如此保证印制出的年画作品线条流畅,人物造型逼真,色彩更加鲜艳。
在多年的刻版过程中,齐传新不断精进技术、探索创新,创作了不少颇有名气的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二十四孝图》《三国人物》《麻姑献寿》《四喜图》《一团和气》等。这些作品雕刻细致,构图精巧,经常得以参加国内外艺术展出,并陆续被相关博物馆收藏。
老手艺迎“青春血液”
自6岁起,齐传新便跟着爷爷在家里的画店学习年画涂色。当年,“只要拿得动笔了,就得开始学。”转眼到了14岁,少年齐传新已经能够独立刻出一套木制的家堂画。此后,在习得刻版技艺后的50余年里,刻版成了齐传新赖以谋生的技艺。他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年轻时,我成夜成夜地刻,每天刻到凌晨三四点”,“我靠双手刻版,养大了3个孩子。”
近年来,齐传新也赶了回时髦,在某短视频平台注册了个人账号,名字就叫“顺兴齐记木版年画”,目前已经积聚了数千粉丝。记者在其热度较高的几个置顶视频中看到,齐传新亲自操刀刻版,还分享了他与两个小徒弟进行刻、印、绘的日常,受到不少热衷民间艺术的网友的喜爱与关注。
齐传新的两个小徒弟,就是他那刚上初二的孙子、孙女。在齐传新的耳濡目染下,两个少年也对木版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逢假期,两个孩子便争着来爷爷这里“干活”。齐传新告诉记者,孙子喜刻,孙女喜绘。如今,两人已经成长为齐传新的“得力助手”,时常在艺术节或是研学活动中,协助爷爷教现场的人们如何印、绘年画。
“他早就手痒了,一年前就想学刻版,今年我就给他添了一块版,让他学着刻。”闲暇里,两个从民艺世家走出的少年,和他们的爷爷一样,穿上围裙,拿着木打锤或是绘笔,在爷爷的指导下,渐渐“学得有模有样”。
“我并不要求他们必须从事这一行。”谈及孙子孙女日后的人生规划,齐传新告诉记者,是否选择从事年画事业,他希望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农村的孩子不怕手艺多,学到了就是自己的。”
近年来,齐传新前后收了有十几个徒弟,如今分布在山东、安徽、天津等地。其中,跟他学了最久的徒弟,已经超过7年了。齐传新说,最近,一名山东艺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也找到了他,“来找了我好几回,我说很难,她也坚持要学。”齐传新笑着说,那位大学生坚定的求学态度打动了自己,最终,他欣然收下了这位大学生徒弟。
老匠人的心愿
2021年,高密木版年画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高密木版年画,在以齐传新为代表的当地手艺人的坚持与努力下,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技艺继续在今天传承和发扬,并开始为更多人所熟悉。
2022年1月,齐传新参加了高密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年俗系列栏目《老齐讲年画》。同年5月,他参与拍摄的《潍有尚品·顺兴齐记木版年画》发布……在这些视频中,围绕高密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现状与制作过程等,齐传新娓娓道来。他希望借此把逐渐趋于小众的木版年画展示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并对这一项非遗技艺产生兴趣。
除了拍摄宣传视频,学生的研学活动,在齐传新看来也是一次将高密木版年画推而广之的好机会。近年来,齐传新被高密第二中学、夏庄中学等校聘为年画辅导员,并邀请学生们到年画体验工坊参观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他还针对学生研学活动专门刻制了孙悟空、哪吒等受孩子们欢迎的人物。此外他受邀为青岛崂山景区制作了几套木版,并将印绘技术教授给了景区专人,以便后续的印绘。
几十年来,齐传新一直在进行木版年画的创造性探索。记者了解到,他所刻的套色版子不用对套,这使得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能够更加方便地自行套印,大大降低了新手套色印制版画的难度,“这在全国是独创。”
复刻传统年画的老版样,也被齐传新视为技艺传承的重要一环。提到复刻,齐传新叹了口气,他告诉记者,年轻时他精心刻制的四大名著图文版、经书等木版都在岁月中流失了,如今再想复刻,只担心“有心而无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实习生 龚佳玲
一块年画木板
关于顺兴齐记木版年画的宣传,齐传新打出了一个“纯手工制作”的招牌。
从最基础的木板选材开始,齐传新需要精心挑选结实耐用、不易开裂的梨木,并且还需是“十年以外的老木头”,如此,既无收缩力又不易变形。之后经过裁制、刨花等多道工序,木板需被打磨直到呈现出一定的光洁度为止,“它有手感,有经验的一试就能试出来”。齐传新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在他的徒弟中,目前只有两个人学到了这一步。
齐传新说,只有锋利趁手的工具,才能在坚硬的木板上刻画出匀称有力、酣畅细致的线条。除了木板的打磨工序,甚至连固定两块木板的扒锔钉、刻板的提刀等铁质工具,都是齐传新亲手锻打出来的。“打铁有讲究,木匠有木匠的讲究,木匠是一道缝,这是绝招。”
成功刻画一块年画木板并不轻松。记者得知,木板均须采用双面刻,即使是如今技艺娴熟的齐传新,刻一块90cm×24cm的木板,也需要花上20多天的工夫才能完成。更不要提,如果版上有行笔各异的书法字体,如果要将其“原滋原味”地刻出来,花费的时间更得大大增加。
齐传新介绍,在木版套色印刷中,每一面的图案所套印的颜色,都是固定的一种,需要遵照先深后浅的工序来套印。其复色套印,多则6色,少则4色,颜色艳而不俗,如此体现出木版年画独到的“年味儿”。
每天,齐传新花在刻版上的时间最长达到9个小时。一天的忙活,经常从早晨8点开始,到晚上10点结束。“晚上静,那些精细的高档版得到晚上刻。”记者见到,由他雕刻的版面,线条清晰硬朗,如此保证印制出的年画作品线条流畅,人物造型逼真,色彩更加鲜艳。
在多年的刻版过程中,齐传新不断精进技术、探索创新,创作了不少颇有名气的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二十四孝图》《三国人物》《麻姑献寿》《四喜图》《一团和气》等。这些作品雕刻细致,构图精巧,经常得以参加国内外艺术展出,并陆续被相关博物馆收藏。
老手艺迎“青春血液”
自6岁起,齐传新便跟着爷爷在家里的画店学习年画涂色。当年,“只要拿得动笔了,就得开始学。”转眼到了14岁,少年齐传新已经能够独立刻出一套木制的家堂画。此后,在习得刻版技艺后的50余年里,刻版成了齐传新赖以谋生的技艺。他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年轻时,我成夜成夜地刻,每天刻到凌晨三四点”,“我靠双手刻版,养大了3个孩子。”
近年来,齐传新也赶了回时髦,在某短视频平台注册了个人账号,名字就叫“顺兴齐记木版年画”,目前已经积聚了数千粉丝。记者在其热度较高的几个置顶视频中看到,齐传新亲自操刀刻版,还分享了他与两个小徒弟进行刻、印、绘的日常,受到不少热衷民间艺术的网友的喜爱与关注。
齐传新的两个小徒弟,就是他那刚上初二的孙子、孙女。在齐传新的耳濡目染下,两个少年也对木版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逢假期,两个孩子便争着来爷爷这里“干活”。齐传新告诉记者,孙子喜刻,孙女喜绘。如今,两人已经成长为齐传新的“得力助手”,时常在艺术节或是研学活动中,协助爷爷教现场的人们如何印、绘年画。
“他早就手痒了,一年前就想学刻版,今年我就给他添了一块版,让他学着刻。”闲暇里,两个从民艺世家走出的少年,和他们的爷爷一样,穿上围裙,拿着木打锤或是绘笔,在爷爷的指导下,渐渐“学得有模有样”。
“我并不要求他们必须从事这一行。”谈及孙子孙女日后的人生规划,齐传新告诉记者,是否选择从事年画事业,他希望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农村的孩子不怕手艺多,学到了就是自己的。”
近年来,齐传新前后收了有十几个徒弟,如今分布在山东、安徽、天津等地。其中,跟他学了最久的徒弟,已经超过7年了。齐传新说,最近,一名山东艺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也找到了他,“来找了我好几回,我说很难,她也坚持要学。”齐传新笑着说,那位大学生坚定的求学态度打动了自己,最终,他欣然收下了这位大学生徒弟。
老匠人的心愿
2021年,高密木版年画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高密木版年画,在以齐传新为代表的当地手艺人的坚持与努力下,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技艺继续在今天传承和发扬,并开始为更多人所熟悉。
2022年1月,齐传新参加了高密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年俗系列栏目《老齐讲年画》。同年5月,他参与拍摄的《潍有尚品·顺兴齐记木版年画》发布……在这些视频中,围绕高密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现状与制作过程等,齐传新娓娓道来。他希望借此把逐渐趋于小众的木版年画展示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并对这一项非遗技艺产生兴趣。
除了拍摄宣传视频,学生的研学活动,在齐传新看来也是一次将高密木版年画推而广之的好机会。近年来,齐传新被高密第二中学、夏庄中学等校聘为年画辅导员,并邀请学生们到年画体验工坊参观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他还针对学生研学活动专门刻制了孙悟空、哪吒等受孩子们欢迎的人物。此外他受邀为青岛崂山景区制作了几套木版,并将印绘技术教授给了景区专人,以便后续的印绘。
几十年来,齐传新一直在进行木版年画的创造性探索。记者了解到,他所刻的套色版子不用对套,这使得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能够更加方便地自行套印,大大降低了新手套色印制版画的难度,“这在全国是独创。”
复刻传统年画的老版样,也被齐传新视为技艺传承的重要一环。提到复刻,齐传新叹了口气,他告诉记者,年轻时他精心刻制的四大名著图文版、经书等木版都在岁月中流失了,如今再想复刻,只担心“有心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