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去年海关税收入库2.28万亿元

外贸平稳开局势头有望保持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货轮在码头装卸货物(2月16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点击查看原图
        3月20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介绍,2022年,全国海关依法科学监管,运用大数据、智能审图等高科技手段,提升口岸查验和征税效能,海关税收入库2.28万亿元。我国外贸竞争优势依然明显,2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

  严厉打击走私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介绍,守国门是海关基本的职责,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责任。2022年海关税收入库2.28万亿元,增长13.6%。坚守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在入境人员中检出新冠阳性5.5万例,占3年口岸累计检出总数的67%,为夺取全国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海关应有贡献。严格检验检疫把关,防止重大动植物疫情传入和外来物种入侵,累计检出有害生物58万种次。
  
  严厉打击走私,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4500多起,案值1200多亿元,维护国门安全和营商环境。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清理因疫情积压在口岸的危险品2400多批,查出伪瞒报1600多批,及时排除了积压在口岸的危险品,在高温天气条件下的重大风险,确保口岸安全。

  千方百计助企纾困

  促发展是“人民海关为人民”的应有之义。多措并举服务外贸保稳提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跨境贸易更加便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定期发布外贸数据及各类贸易指数,服务宏观决策和外贸企业。先行先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海南自贸港、自贸试验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纳入世界海关组织战略规划,与多个国家签署海关合作协议80份。
  
  支持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促进外贸稳增长。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认真执行减税、税收优惠政策,共减税、退税2850亿元。

  出口用箱量持续增长

  针对近期有报道称我国港口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从海关最新数据看,2月下旬以来,我国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
  
  俞建华表示,空箱增多有前一个时期新集装箱投放量过大、国内堆存成本较低、国外疫情缓解后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节性规律作用。大量空箱在我国港口蓄势待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依然看好我们下一阶段的出口能力。从海关最新数据看,2月下旬以来,我国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

  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谈及全年外贸形势,俞建华表示,海关在密切监测3月以来的外贸发展形势。“我们的整体看法是,开局平稳,趋势向好。”
  
  俞建华表示,从规模上看,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增长0.9%,比预期要好。进出口总值超过6万亿元,这在历史上是第二次。从构成上看,疫情期间我国率先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抬高了外贸基数;从趋势上看,按周监测,2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从周边国家情况看,与周边已经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外贸表现是好的。
  
  世贸组织近期预测,今年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疲软,预计全年仅增长1%。地方和企业也普遍反映,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是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部分国家回款不畅等贸易风险也有所增多。

  经济形势整体好转

  俞建华表示,外贸发展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也要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比如前2个月,在经营主体方面,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在订单方面,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的企业比重连续提升;在新动能方面,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六成。

  “综合起来看,外贸形势还是严峻复杂的,但也蕴含了不少机遇,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比较来看,我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因此,我们对今年我国外贸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充满信心。”俞建华说。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