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未雨绸缪

战略重器背后的奋斗精神
《全海深》作者:许晨臧思佳
点击查看原图
        然而,“蛟龙”虽好,仍然存在着两个遗憾:
  
  一是最关键的零部件不是国产的。比如载人球舱的耐压壳体、机械臂和控制系统、超高压海水泵、浮力材料等等,虽说是由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自主设计,但因了缺乏符合要求的抗压材料和工艺技术,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或者联系国外加工制造。这在和平时期,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购买或招标来办,一旦发生矛盾抑或战争状态,就会让别人“卡脖子”了。
  
  二是在全球仍有0.2%的海底到达不了。这既会有可能错过某些资源勘探的遗憾,也会让人感觉到你的高科技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全覆盖。这个空白,需要研制更大深度——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才能填补。
  
  未雨绸缪。国家科技部及其社会发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船舶集团等部门早就意识到上述问题,还是在“蛟龙”号刚刚进行海试的2009年,便开始部署新的研制任务,并列入“十二五”863计划的重大专项,项目名称: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具体工作仍由中船重工集团702所牵头、联合中科院、有关企业等国内9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因为他们在联合攻关“蛟龙”号的征程中,配合默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会驾轻就熟地投入新的战斗。
  
  曾任“蛟龙”号副总设计师的702所水下工程研究室主任胡震,受命担任这台新潜水器的总设计师,而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首席试航员叶聪担任了副总设计师和总质量师。他们的老师、德高望重的“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年愈八旬了,不能再上一线拼搏,出任了技术顾问。
  
  这是我国第二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意义深远而重大,目的是为将来研发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它的作业能力要达到水下4500米,零部件尽量实现国产化。行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小插曲:
  
  2014年8月12日,我随同“蛟龙”号从西北太平洋执行试验性应用科考航次归来。按照惯例,工作母船——“向阳红09”船驶进长江,靠泊在江苏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而后将“蛟龙”号卸载到大型载重卡车上,通过公路运回位于无锡的第702研究所。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在这里召开航次总结会、评审会,各路随船工作的科研人员就此下船返回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