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泉城学子为大自然增添一抹新绿

走出校园,种下春天的希望

孩子们与父母一起享受亲子时光,在行动中体会植树的意义。
点击查看原图
        扛起树苗、拿上铁锹、提着水桶,再找一块空地,挖坑、栽树、填土、浇水……在山东商报举行的“花开暖阳下”2023年山东商报22周年报庆公益植树活动中,3月4日、5日,3月11日、12日,来自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济南市白马山小学等三十余所学校的上千名学生走出校园,在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石崮寨景区亲手种下一棵树苗。在为大自然增添一抹新绿的同时,孩子们也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种下了新的希望。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思羽 王承坤

  \在行动中践行绿色理念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保护环境和爱绿护绿的意识,今年,山东商报结合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家庭教育等主题,开辟了3条植树线路。活动中,有的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集体出动”,有的则与好朋友结伴而行,还有的与父母一起享受亲子时光,在行动中体会植树节的意义。

  走到植树场地,听完指导老师的讲解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领取树苗和铁锹,跑进地里开始挖起坑来。“我要选这边种”“我觉得我应该挖得深一点”“该浇水了我们去浇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有的家庭明确家庭成员分工,爸爸负责挖坑,孩子负责栽树、浇水,妈妈则负责“监工”。学生家长宋先生说:“在孩子眼中,植树节过去可能只是一个名字,所以能亲身体验植树过程、了解植树节的意义,对孩子来说非常难得。通过网络、学校等各种途径,我也学习到了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先放手让孩子自由发挥,我们只负责指导或者辅助就好。”

  植树完成后,孩子们一笔一划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和期待。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学生孙月淇许下了自己的愿望:当一名宇航员,同时祝小树快快长大。

  放飞最独特的风筝

  植树活动结束后,便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手工环节。湿地生态浮岛构建、DIY风筝、多肉种植、植物标本……山东商报为孩子们设计了多种手工实践项目供孩子们自由选择。

  在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孩子们也选择了DIY风筝项目。家长们陪着孩子一起,填图自己喜欢的颜色,一点一点画出心中最美的图案。“我放得高一点。”“我放得矮一点。”午餐结束后,家长们在景区内赏起了风景,孩子们则放起了风筝。

  在石崮寨景区,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的孩子们选择了多肉种植项目,学生邹雨轩说:“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多肉植物,栽好之后还可以带回家,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济南市白马山小学的孩子们则选择了DIY风筝项目,学生陈冰洁表示,当看到自己的风筝飞上蓝天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山东商报的带队老师们贴心、细心、用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植树和手工活动体验,而且在各方面考虑周全,行程安排非常合理。”济南市白马山小学二年级三班班主任李俊华说。几次活动中,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表示希望下次还能继续参与。事实上,植树节活动作为山东商报的传统品牌项目,已开展近10年,规模最大时达到7000人次,社会公益效果显著。下一步,山东商报也将继续改进和优化各条实践线路和方案,让孩子们真正走出校园,做到寓教于乐、行有收获,留下最难忘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