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昧平生,大爱已至
退伍军人捐出造血干细胞

朱大龙完成采集,成为济南第137例造干捐献志愿者

商报济南消息 3月1日,驻济某医院,来自济南的朱大龙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这珍贵的生命火种将用于救治一名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儿的生命。如今,济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已经达到137例,他们大都加入了志愿队伍,继续宣传造干捐献。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热血泉城”不断上演。
1998年出生的朱大龙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辽宁全军十大猛虎团、红军团服役两年。他于2020年12月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后经HLA检测配型,2022年11月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后顺利采集高分辨血样,同时进行全面体检和各项指标筛查,均全部通过。今年2月底开始动员和采集造血干细胞,用于救治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热心公益的朱大龙曾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2018年2月,他刚参加完复员兵培训,回北京游玩,在北京昌平区龙德广场看到一辆献血车,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也登上了献血车,完成第一次全血捐献。四个月后的一天,他在翻阅网站的时候,了解到可以捐献血小板,虽然单次采集时间长,但是恢复周期短,于是便在微信上面预约了赵登禹路成分献血屋,几天后完成了捐献。2018年2月到2022年7月总共捐献全血4次、成分血35次,总共献血量达到11700ml,并获得过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实属偶然。2020年12月,他本着能够有朝一日救人一命的一腔热血,在北京站献血车咨询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并采集血样入了中华骨髓库。
时隔两年,朱大龙于去年11月接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得知这一消息,他立即说服家人表示愿意尽快捐献。“当时心情很激动,决定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阻止我去捐献。”当时朱大龙入职济南一家餐饮公司,来到济南工作,资料调到了济南市红十字会。随后经HLA检测配型,顺利采集高分辨血样,又经过全面体检和各项指标筛查等环节,最终于2023年3月1日采集造血干细胞,用于救治远方血液病患儿的生命。捐献前,单位负责人得知朱大龙的义举,很快批准了他的请假申请。“这么多天我依然记得老板那句‘救人要紧’。”朱大龙说。
“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缘分让我们有了血的连接。”朱大龙觉得,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够帮助到他人,何尝不是一个善举呢,“自己牺牲一点点,能够挽救一个血液病患者,更何况非亲缘造干匹配几率极低,能匹配上也是一种缘分。”朱大龙告诉记者,知道对方是一个血液病患儿,内心很受触动,“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健康长大,将来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多年来,做公益已经成为了朱大龙骨子里的基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挽救那些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1998年出生的朱大龙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辽宁全军十大猛虎团、红军团服役两年。他于2020年12月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后经HLA检测配型,2022年11月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后顺利采集高分辨血样,同时进行全面体检和各项指标筛查,均全部通过。今年2月底开始动员和采集造血干细胞,用于救治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热心公益的朱大龙曾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2018年2月,他刚参加完复员兵培训,回北京游玩,在北京昌平区龙德广场看到一辆献血车,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也登上了献血车,完成第一次全血捐献。四个月后的一天,他在翻阅网站的时候,了解到可以捐献血小板,虽然单次采集时间长,但是恢复周期短,于是便在微信上面预约了赵登禹路成分献血屋,几天后完成了捐献。2018年2月到2022年7月总共捐献全血4次、成分血35次,总共献血量达到11700ml,并获得过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实属偶然。2020年12月,他本着能够有朝一日救人一命的一腔热血,在北京站献血车咨询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并采集血样入了中华骨髓库。
时隔两年,朱大龙于去年11月接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得知这一消息,他立即说服家人表示愿意尽快捐献。“当时心情很激动,决定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阻止我去捐献。”当时朱大龙入职济南一家餐饮公司,来到济南工作,资料调到了济南市红十字会。随后经HLA检测配型,顺利采集高分辨血样,又经过全面体检和各项指标筛查等环节,最终于2023年3月1日采集造血干细胞,用于救治远方血液病患儿的生命。捐献前,单位负责人得知朱大龙的义举,很快批准了他的请假申请。“这么多天我依然记得老板那句‘救人要紧’。”朱大龙说。
“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缘分让我们有了血的连接。”朱大龙觉得,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够帮助到他人,何尝不是一个善举呢,“自己牺牲一点点,能够挽救一个血液病患者,更何况非亲缘造干匹配几率极低,能匹配上也是一种缘分。”朱大龙告诉记者,知道对方是一个血液病患儿,内心很受触动,“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健康长大,将来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多年来,做公益已经成为了朱大龙骨子里的基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挽救那些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