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科学爱耳护耳 实现主动健康

山东省举办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点击查看原图
义诊现场
点击查看原图
        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昨日上午,由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济南市残疾人联合会、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共同承办的山东省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暨济南市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在济南市槐荫区槐苑广场举行。
  
  活动中,济南市槐荫区副区长逯明在致辞中表示,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在辖区营造关心支持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良好氛围;济南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王一龙代表市直单位宣读残疾预防倡议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残疾预防综合防控能力;济南市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北辛街社区党委书记李布代表基层工作人员宣读爱耳护耳倡议书;活动现场还为在济南市儿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小朋友送上了节日礼物。

  山东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一级巡视员冯雷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重大意义,将残疾预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夯实强省会建设健康根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防聋治聋服务体系建设,为全社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耳聋预防、筛查、康复一体化服务,努力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将残疾预防工作做成品质工程、民心工程。
  
  活动现场,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济南市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进行了义诊。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主任医师于淑东介绍:“今天我们发现很多老年人都出现了听力下降的问题,以神经性耳聋居多,可是大多数并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认为老了听不到是正常的,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等听不到以后再就诊的话即使佩戴助听器也没有任何效果了,所以我们建议一旦出现听力下降或突然耳鸣要及时就诊,这是防聋治聋的根本。”另外,于淑东建议,年轻人也要爱耳护耳,不要经常在噪声环境里。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戴耳机,时间长了会对听力造成一定影响。
  
  从出生到年老,残疾风险伴随生命每一个阶段,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预防是重大健康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强残疾预防是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据了解,山东省残联勇于探索,因势而为,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成为全国首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有效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康复服务问题,为残疾人这春天的事业交出一份“温暖答卷”。去年,济南市残疾预防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落户济南,市残联、市卫生健康委等30个部门积极参与,共同编制《济南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进一步健全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三级防控策略。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荀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