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快速公共交通走廊 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济南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
商报济南消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为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日前,济南印发《济南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表明,济南力争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8%,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合理区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9494吨、7373吨、18180吨、707吨。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方案》提出,济南将加快实施钢铁、化工、建材、铸造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升级,严格能效约束,组织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完成省下达的水泥熟料、炼油、炼铁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任务,提升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水平。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7%左右,完成省下达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任务,“两高”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40家。
据悉,在政策机制方面,济南将突出节能减排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十百千”行动,积极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创新平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集聚优势创新资源,申报节能减排领域省重大创新工程、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有序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率先建设碳中和示范区。实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建设,积极发展星级绿色建筑。推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稳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济南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绿色化改造500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20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0万平方米以上。
到2025年,济南市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以上,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7.8%以内,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工业余热利用量新增800万平方米。
《实施方案》明确,济南加快推进绿色出行体系建设,构建“轨道交通+无轨电车”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做好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融合”。
到2025年,济南市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相较于2020年分别下降5.5%、6%、6%、7.5%。铁路货运量较2020年提高10%,国六排放标准重型货车占比达到30%以上,充换电设施保有量超过8万个。
《实施方案》表明,济南在农业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上非常重视。提出将优化农业农村用能结构,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推广节能环保农用机械、设备,发展节能型设施农业。
到2025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占比达到8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弃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900吨/日,消除雨污合流管网425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实现“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目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金立红
《实施方案》表明,济南力争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8%,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合理区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9494吨、7373吨、18180吨、707吨。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方案》提出,济南将加快实施钢铁、化工、建材、铸造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升级,严格能效约束,组织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完成省下达的水泥熟料、炼油、炼铁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任务,提升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水平。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7%左右,完成省下达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任务,“两高”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40家。
据悉,在政策机制方面,济南将突出节能减排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十百千”行动,积极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创新平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集聚优势创新资源,申报节能减排领域省重大创新工程、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有序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率先建设碳中和示范区。实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建设,积极发展星级绿色建筑。推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稳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济南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绿色化改造500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20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0万平方米以上。
到2025年,济南市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以上,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7.8%以内,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工业余热利用量新增800万平方米。
《实施方案》明确,济南加快推进绿色出行体系建设,构建“轨道交通+无轨电车”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做好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融合”。
到2025年,济南市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相较于2020年分别下降5.5%、6%、6%、7.5%。铁路货运量较2020年提高10%,国六排放标准重型货车占比达到30%以上,充换电设施保有量超过8万个。
《实施方案》表明,济南在农业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上非常重视。提出将优化农业农村用能结构,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推广节能环保农用机械、设备,发展节能型设施农业。
到2025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占比达到8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弃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900吨/日,消除雨污合流管网425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实现“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目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金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