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成为富民增收“金钥匙”
商河县孙集镇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商报济南消息 今年以来,济南市商河县孙集镇立足实际,发挥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群众利益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化进程,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进集兴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内,十座大棚已经投产达效。园区东侧由秋硕助农合作社建设的六个新大棚钢架结构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大棚外层塑膜和棉被覆盖工作。示范园采用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和企业化运营模式,示范引导土地集约规模化利用,提升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就业创业,推动镇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富民增收。
同样位于孙集镇的集兴鑫城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占地1000亩,项目一期实施主体为古城子村鑫城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建设高标准对卷式大拱棚7栋,位于商河县孙集镇古城子村西,寨罗路西侧,总占地面积105亩,每栋大拱棚占地14.17亩,棚内实际种植面积12.1亩。大棚采用一年两种两收轮作种植模式,2-10月份种植辣椒,11-次年1月种植芹菜,通过雇佣当地村民开展生产工作,每年用工人次可达2580次,长期用工人数约70人,年人均增收约4000元。
据悉,两个园区均以“绿色、优质、高效、生态、科技”为主题,突出“智慧化、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以生态种植为主体的现代高效农业,推动蔬菜育种和栽培研发。大棚均配备农业物联网生产监测设备,配套温度、光照、湿度等监测设备,网络摄像机、远程视频控制器等视频监控设备,智能式雾化机等绿色防控与病虫害监测设备及电脑、显示屏等辅助设备,同时配置水肥一体化、智能卷帘机、卷膜机等设备,致力打造新时代智慧农业发展的样板示范园。
近年来,孙集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引导合作社大力发展以温室种植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使蔬菜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孙集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智能化大棚的使用,持续推进蔬菜产业向品牌化、绿色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先进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走进集兴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内,十座大棚已经投产达效。园区东侧由秋硕助农合作社建设的六个新大棚钢架结构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大棚外层塑膜和棉被覆盖工作。示范园采用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和企业化运营模式,示范引导土地集约规模化利用,提升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就业创业,推动镇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富民增收。
同样位于孙集镇的集兴鑫城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占地1000亩,项目一期实施主体为古城子村鑫城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建设高标准对卷式大拱棚7栋,位于商河县孙集镇古城子村西,寨罗路西侧,总占地面积105亩,每栋大拱棚占地14.17亩,棚内实际种植面积12.1亩。大棚采用一年两种两收轮作种植模式,2-10月份种植辣椒,11-次年1月种植芹菜,通过雇佣当地村民开展生产工作,每年用工人次可达2580次,长期用工人数约70人,年人均增收约4000元。
据悉,两个园区均以“绿色、优质、高效、生态、科技”为主题,突出“智慧化、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以生态种植为主体的现代高效农业,推动蔬菜育种和栽培研发。大棚均配备农业物联网生产监测设备,配套温度、光照、湿度等监测设备,网络摄像机、远程视频控制器等视频监控设备,智能式雾化机等绿色防控与病虫害监测设备及电脑、显示屏等辅助设备,同时配置水肥一体化、智能卷帘机、卷膜机等设备,致力打造新时代智慧农业发展的样板示范园。
近年来,孙集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引导合作社大力发展以温室种植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使蔬菜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孙集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智能化大棚的使用,持续推进蔬菜产业向品牌化、绿色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先进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