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我省首条连接海底隧道高架路桥开建

主跨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
        商报济南消息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自开工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2月23日上午,由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十局参建的淮河路高架工程开工仪式在项目施工现场隆重举行,标志着山东省首条连接海底隧道高架路桥——淮河路高架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淮河路高架桥主跨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地面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工程设互通立交一座,即淮河路—江山路立交。设龙岗山路西侧设上下匝道,服务龙岗山路和老黄岛片区。而千山路东侧预留主线开口,作为大型活动时应急出入口。同时,便于车道进入胶州湾第二隧道服务区安检,平时为封闭状态。

  活动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中铁十局参建的淮河路高架桥1标段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管线工程、电力隧道、交通设施、专业管线迁改等。“自进点以来,项目部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放线,配置道路交通调流防护物资等,为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打下了良好基础。”

  该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山东省首条连接海底隧道高架路桥。截至目前,淮河路高架桥一标管段内现场绿化迁移已全部完成,完成装配式围挡380米,通信排管沟槽开挖开累完成30米。建成后,将有效分担三大跨湾通道的交通量,不断提高道路交通条件和服务水平,极大优化青岛市城市交通布局,提高城市区域功能发挥,为周边地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自开工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规划,该工程西起青岛西海岸新区淮河东路,向东沿刘公岛路下方敷设,穿越胶州湾,至青岛港附近登陆,在海泊河河口以高架桥梁形式衔接青岛东岸城区。工程主线全长17.48公里,其中隧道长14.37公里(海域段9.95公里),采用双洞双向六车道的主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的布置方式,最深点距海平面115米。

  在项目开通方面,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计划于2027年12月份完工并通车运营。项目建成后,对于缓解西海岸新区与青岛主城区之间的交通压力,带动和提升新区北部区域及向西延伸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