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热电联产效率92.55%

潍柴发布全球首款商业化SOFC产品

2月18日,潍柴发布全球首款商业化SOFC产品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2月18日,潍柴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SO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品,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创下了大功率SOFC热电联产系统效率全球最高纪录,也是潍柴在能源多元发展中的又一次重大战略布局。
  
  据介绍,SOFC作为新一代燃料电池,是一种在中高温下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高效、低碳、环保地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电效率最高的新能源技术路线。该燃料电池发电效率可达60%以上,热电联产效率可达85%以上,同时,还具有燃料灵活、绿色低碳、不使用贵金属等优势,能够使用天然气、氢气、煤制气、生物质气、甲醇等多种燃料,使用天然气的SOFC相比传统天然气发电机组可以实现减碳30%以上。
  
  潍柴从2018年开始布局SOFC业务,战略投资全球领先的SOFC技术公司英国希锂斯,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20亿元,双方组建了以百名博士为主的研发团队。经过5年努力,实现了SOFC技术的工程化突破,全面掌控了新一代SOFC关键核心技术。
  
  本次发布的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SOFC产品,系统功率达到120kW,支持模块化安装,可将功率扩展至兆瓦级,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除热电联产效率达到大功率SOFC系统中全球最高外,该产品还在全球率先使用最先进的新一代金属支撑SOFC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电解质支撑和阳极支撑技术,抗热冲击能力更强,并通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TüV南德的欧盟CE认证,完成39项全项认证测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在“双碳”战略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建设。
  
  潍柴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坚持传统能源+新能源“双擎驱动”战略。去年连续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52%的柴油机。同时积极推动新能源换挡超车,牵头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全面布局了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三大新能源技术路线,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与产业化的全球引领。

  据介绍,潍柴SOFC产品适用于工业园区、楼宇、数据中心等多个场景,可为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提供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是未来会得到广泛应用的颠覆性新能源技术路线。
  
  目前,潍柴SOFC产品已经在潍柴燃料电池产业园和潍坊市能源集团开展示范,累计运行超过30000小时,商业化运营实现了阶段性突破。
  
  凭借高效供应电能、热能的优势,潍柴SOFC产品能够大幅减少客户用能成本。潍坊市能源集团滨投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波表示,“在实际使用中,潍柴SOFC产品运行稳定,净发电效率超过60%,一方天然气可以发6度电,并可根据峰谷电价进行调整、削峰填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测算,潍柴SOFC产品作为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GW时,相比从电网取电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相比传统天然气内燃机发电机组可节约天然气约6亿立方米;若用生物质气、绿氢作为燃料,可实现零碳排放,助推国家双碳目标落地。

  ◎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