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34 千回百转

一部民族药业传奇史诗
作者:苏虹
点击查看原图
        “对,找那个1629部队军医处头目佐藤大尉,一是想方设法登上码头,看看我们的货物还在不在;二是想办法找到1629部队的头目,争取能直接与这个人说上话。”
  “这个……这个……”沈恒益为难地望着鲍永昌。
  “王铭珊副总经理和你一起想办法。”鲍永昌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包,拍了两下,递给沈恒益。
  沈恒益会意地接过包,弯了弯腰,算是表示谢意。
  鲍永昌转过身,拍了一下王铭珊的肩膀:
  “铭珊老弟,我知道此事不易。”
  鲍永昌知道,王铭珊头脑灵活,有悟性、有主见。正是因为这样,鲍永昌当初果断把他从万国药房挖到新谊。
  王铭珊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拿回被扣物资,必须找日本人当面交涉。所以,他还是要先紧紧攥着沈恒益,“新药业制药业联合会”是一块招牌,以它的名义与日本人打交道,是公事公办、名正言顺,否则,战争年代去找日本人,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沈先生,请您无论如何要让上海制药企业渡过这一关。”王铭珊态度诚恳而又不容拒绝。
  王铭珊之所以说“上海制药企业”而不是“新谊”,是因为此前王铭珊已了解到,中英药房、华美药房、中法药房、中西药房、兴华公司、志乐西药行、大美公司、新济药房、正威药房等多家药房、药厂都有从美国进口的药品器械被扣在白莲泾码头。
  事实上,这些药房和药厂都很着急,尤其是华美药房,由于已经先和有关医院订好合同,进口了一大批药品器械,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现在倒好,不但赔上了进口药品器械的钱,医院那边也嚷嚷着要赔偿。但是,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兵,谁也不愿意出头交涉。
  “一定尽力!一定尽力!”沈恒益满口应承。
  王铭珊明白,此时的沈恒益,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并不道破,而是表现出信心满满的样子:“沈先生一定能马到功成!”
  又过去了几个星期。
  这天,沈恒益兴冲冲地打电话告诉王铭珊:
  “我们可以到白莲泾码头看看货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
  “你在码头等我。”
  “好的。”王铭珊放下电话,直奔码头,等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远远走来一队人。
  去看货的不只是王铭珊和沈恒益,准确说,不是新谊一家。一名日军军官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两名日军士兵,沈恒益紧随其后。跟在沈恒益身后的五六个人中,王铭珊认出了中英药房的经理、中法药房的副经理和志乐西药行的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