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流浪踢球 亦喜亦忧?

        日前,多方消息显示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筹备组正在探讨异地迁移的可能性,且大概率重新允许异地迁移。不过此次讨论的异地迁移与过往有所不同,中超俱乐部依旧禁止异地迁移,这一政策仅对中甲和中乙开放,并设置相对严格的条件。详细点说,俱乐部需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方能完成异地迁移,此外,一旦迁移完成,球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第二次异地迁移。
  
  毫无意外,消息一出便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据统计,自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国内俱乐部的异地迁移已超过200起,这其中比较知名的便是已解散的北京人和。球队先后经历了上海-西安-贵州-北京的四次迁移。尽管尚未有官方文件出台,但国内不少俱乐部似乎已是蠢蠢欲动,有消息显示,目前多家职业俱乐部均在就异地迁移进行商谈,其中也包括来自山东的淄博蹴鞠,这支球队此前屡次被曝出欠薪问题,通过新赛季中甲准入情况并不乐观,球队在当地也很难获得足够的支持,几乎是死路一条。
  
  树挪死,人挪活。相比较于球队直接解散而言,也许现阶段对于谷底的中国足球来说,让球队有节制地搬迁比球队直接在当地解散要好一点。不少球队确实面临着继续留在所在地就是死局的困境。而搬迁到新地址,也许会获得新地区政府的政策以及经济支持。足协有意时隔多年重启此政策,无疑也是希望目前多支濒临解散的球队获得一线生机。
  
  不过,当年中国足协之所以禁止球队异地搬迁,同样是经过了长期的考量。在历史上200余起异地搬迁中,虽说也有沧州雄狮(福建-河北)这种成功的例子,但大多球队并未因此得到太多改善,甚至,球队在短暂迎来希望后便陷入更深的困境。
  
  之所以如此,职业足球有着极强的地缘性,球队运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球迷根基的坚实与否。举个例子,山东泰山、北京国安、上海申花这三支豪门球队,其长久的生命力与球队在当地庞大的球迷基础密不可分。至于那些难以为继的球队,就以当年北京人和为例,球队在迁移到北京后,不仅丢失了原本在贵州的球迷基础,在北京也无法获得当地球迷的认可,在几个赛季的苦苦支撑后便不得不以解散告终。北京人和的悲剧,也在这200余起的异地迁移中成为了常态。
  
  不难看出,异地迁移能解球队的一时之忧,却同时为球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隐患。针对于中国足球的现状,异地迁移不失为一策,但也绝非长久之计。我们自然希望2023年中国足球的悲剧故事少一点,但如何能够真正实现这一切,显然,这绝非一次“搬家”便能了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