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凌空”建“底下”停车忙
小学校园做出城市更新大文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已向社会公众开放
点击查看原图
去年至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因“操场底下建起共享停车场”引发青岛乃至全省各界的关注,而这所“网红小学”恰是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的小学母校。春节假期,记者时隔十余载故地重游,记录儿时校园的全新变化,透视一所小学为助力破解“停车难”做出的大文章,感知一座活力之城发力攻坚城市更新的信心豪迈和精益求精。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发自青岛西海岸新区
>>>
别样景致惹人眼
“年前都上新闻联播了,你这才刚知道,你‘忘本’了。”面对电话中对母校停车场的追问,小学同学如此调侃记者。
究竟如何实现“操场底下停车”?为亲眼见证母校的“神操作”,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记者重回校园,一探究竟。
置身实地,记者瞬间恍然大悟——原本下沉式的操场被填平垫起,操场即是停车场的屋顶,塑胶跑道和重新铺设的足球场焕然一新,操场周围是一圈四米高的围栏,隔着围栏可以看到太行山路上来往的车流。而操场底下则是共享停车场,停车场外的LED 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空余停车位数量,停车场内的停车位整齐划一,并配置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值得注意的是,停车场内还配置有家长等候区,以供家长在停车场内接送学生上下学,学生出入校园不必通过地面校门,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老师们提前统计了停车家长的信息,放学的时候,老师会带领学生经过操场到达停车场,与家长‘无缝衔接’。”太行山路小学教师管晓涵告诉记者。
太行山路小学总务主任丁强表示,市民所说的“操场底下停车”的准确名称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由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建设,总投资约8718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地下共享停车场、风雨操场、管理用房和风雨连廊等,总建筑面积约9355.95平方米。“学校充分利用原有地形6米高差,向地下要空间,要不是现场看看,很多人都理解不了呢。”
停车不难人人夸
在太行山路小学附近居民刘先生的眼中,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的开设实属“被逼无奈”——“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太行山路、长江中路都是城市主干道,周边又都是大超市、大小区,汽车站也在南边不远,一到放学的点儿,太行山路上天天都跟停车场似的”。
“都盼着能有停车的地儿,但没想到最终会是这样的形式。”谈及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刘先生连呼“真不一般”。
据介绍,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新增社会共享停车位191个,包含微型停车位1个、充电桩车位50个,其中地上一层78个,地下一层113个。
“以前来接孩子,为了找个停车位经常要绕着学校转好几圈,现在可好了,直接把车开进学校停车场,还能免费停车半个小时。”太行山路小学学生家长马女士说道。
由于仍在试运行免费期内,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吸引了不少周边小区的居民前来“打卡”尝鲜。与太行山路小学一路之隔的天泰·阳光海岸小区居民赵女士对记者说:“孩子们开了三辆车回家过年,亲戚朋友大多也是开车来拜年,我都事先告诉他们,把车直接停到小学停车场,真的是太方便了。”
共享停车场的开设在极大便捷家长接送学生、缓解周边居民出行不便的同时,也完全化解了学校教职工的日常停车难题。“学校在停车场内申请了部分车位,平常给老师免费使用,我就第一时间申请了一个。”太行山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胡建丽告诉记者。
“停车经济”新样板
解困不容迟疑,但难题通常也蕴藏商机。眼下停车难正催进包括青岛在内的全国诸多大中城市进入“停车经济”时代,而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自然也为青岛乃至全省“停车经济”打造了全新样板。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作为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项目,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创新国企投资+商业运营模式,按照打造“全区一个停车场”的整体思路,将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纳入全区停车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停车利用率与周转率,最终通过停车场及配套商业网点设施市场化运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停车场长效管理和标杆运营。
其实,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仅仅是过去一年青岛发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2023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 显示,2022年青岛各项攻坚任务实现全面突破——2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部实施,318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60个山头公园完成整治,42条未贯通道路建成通车,全域低效片区腾挪用地达到3万亩。
“老家一直很好,肯定也会越来越好,干嘛不回来?”采访临近结束,丁强指向学校门前为配套太行山路片区交通环境改造提升工程而新建的过街天桥向记者发出“返乡邀请”。
【记者手记】
创新,让城市更美好
近乡情更怯,换乘青岛地铁1号线直抵家门,尽享国内最长、距海平面最深的跨海地铁线路的速度与激情;乡景又新颜,仰观海鸥翩翩飞跃林立高楼之间,坚定全力打造“最洁净城市”的自信与底气;故地悟新思,重游“晋升网红”的母校校园,感知各方协同发力城市更新的广大与精微……
离乡已近十载,包括今年春节在内的每次回家也都是“日程紧张”“时不我待”,但每当稍加留意,对故乡变化的感知总会是这般强烈,因为创新让城市更美好。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为历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岛更添多重活力,更激发着创新的基因再一次注入城市的血脉,默默流淌。
创新未必皆是首创,但必需敢勇加持。放眼全国,小学母校绝非“操场底下建起共享停车场”的“第一人”,但其顺势而为、主动求变的精气神确为我这个昔日学子又上了深深的一课,更向世人展示出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群追梦人的活泛。
风从海上来,发展不停息。锚定“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根植“活力之城”的创新基因,赓续“峰会城市”的开放魅力,“故乡新景”的上新速度定将更加出乎我的意料。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发自青岛西海岸新区
>>>
别样景致惹人眼
“年前都上新闻联播了,你这才刚知道,你‘忘本’了。”面对电话中对母校停车场的追问,小学同学如此调侃记者。
究竟如何实现“操场底下停车”?为亲眼见证母校的“神操作”,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记者重回校园,一探究竟。
置身实地,记者瞬间恍然大悟——原本下沉式的操场被填平垫起,操场即是停车场的屋顶,塑胶跑道和重新铺设的足球场焕然一新,操场周围是一圈四米高的围栏,隔着围栏可以看到太行山路上来往的车流。而操场底下则是共享停车场,停车场外的LED 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空余停车位数量,停车场内的停车位整齐划一,并配置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值得注意的是,停车场内还配置有家长等候区,以供家长在停车场内接送学生上下学,学生出入校园不必通过地面校门,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老师们提前统计了停车家长的信息,放学的时候,老师会带领学生经过操场到达停车场,与家长‘无缝衔接’。”太行山路小学教师管晓涵告诉记者。
太行山路小学总务主任丁强表示,市民所说的“操场底下停车”的准确名称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由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建设,总投资约8718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地下共享停车场、风雨操场、管理用房和风雨连廊等,总建筑面积约9355.95平方米。“学校充分利用原有地形6米高差,向地下要空间,要不是现场看看,很多人都理解不了呢。”
停车不难人人夸
在太行山路小学附近居民刘先生的眼中,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的开设实属“被逼无奈”——“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太行山路、长江中路都是城市主干道,周边又都是大超市、大小区,汽车站也在南边不远,一到放学的点儿,太行山路上天天都跟停车场似的”。
“都盼着能有停车的地儿,但没想到最终会是这样的形式。”谈及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刘先生连呼“真不一般”。
据介绍,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新增社会共享停车位191个,包含微型停车位1个、充电桩车位50个,其中地上一层78个,地下一层113个。
“以前来接孩子,为了找个停车位经常要绕着学校转好几圈,现在可好了,直接把车开进学校停车场,还能免费停车半个小时。”太行山路小学学生家长马女士说道。
由于仍在试运行免费期内,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吸引了不少周边小区的居民前来“打卡”尝鲜。与太行山路小学一路之隔的天泰·阳光海岸小区居民赵女士对记者说:“孩子们开了三辆车回家过年,亲戚朋友大多也是开车来拜年,我都事先告诉他们,把车直接停到小学停车场,真的是太方便了。”
共享停车场的开设在极大便捷家长接送学生、缓解周边居民出行不便的同时,也完全化解了学校教职工的日常停车难题。“学校在停车场内申请了部分车位,平常给老师免费使用,我就第一时间申请了一个。”太行山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胡建丽告诉记者。
“停车经济”新样板
解困不容迟疑,但难题通常也蕴藏商机。眼下停车难正催进包括青岛在内的全国诸多大中城市进入“停车经济”时代,而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自然也为青岛乃至全省“停车经济”打造了全新样板。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作为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项目,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创新国企投资+商业运营模式,按照打造“全区一个停车场”的整体思路,将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纳入全区停车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停车利用率与周转率,最终通过停车场及配套商业网点设施市场化运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停车场长效管理和标杆运营。
其实,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仅仅是过去一年青岛发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2023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 显示,2022年青岛各项攻坚任务实现全面突破——2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部实施,318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60个山头公园完成整治,42条未贯通道路建成通车,全域低效片区腾挪用地达到3万亩。
“老家一直很好,肯定也会越来越好,干嘛不回来?”采访临近结束,丁强指向学校门前为配套太行山路片区交通环境改造提升工程而新建的过街天桥向记者发出“返乡邀请”。
【记者手记】
创新,让城市更美好
近乡情更怯,换乘青岛地铁1号线直抵家门,尽享国内最长、距海平面最深的跨海地铁线路的速度与激情;乡景又新颜,仰观海鸥翩翩飞跃林立高楼之间,坚定全力打造“最洁净城市”的自信与底气;故地悟新思,重游“晋升网红”的母校校园,感知各方协同发力城市更新的广大与精微……
离乡已近十载,包括今年春节在内的每次回家也都是“日程紧张”“时不我待”,但每当稍加留意,对故乡变化的感知总会是这般强烈,因为创新让城市更美好。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为历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岛更添多重活力,更激发着创新的基因再一次注入城市的血脉,默默流淌。
创新未必皆是首创,但必需敢勇加持。放眼全国,小学母校绝非“操场底下建起共享停车场”的“第一人”,但其顺势而为、主动求变的精气神确为我这个昔日学子又上了深深的一课,更向世人展示出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群追梦人的活泛。
风从海上来,发展不停息。锚定“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根植“活力之城”的创新基因,赓续“峰会城市”的开放魅力,“故乡新景”的上新速度定将更加出乎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