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昼夜为生命“守岁”医护人员在岗值守

        寻常人的年味,可能在妈妈做的年夜饭里,在一年一度雷打不动的春晚直播里……不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年味,却伴随着医护人员马不停蹄的脚步声,心电监护仪上紧张跳跃的生命指数,以及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氧疗带来的呼吸支持。这个春节假期,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刘毅几乎没有休息,从医23年,在岗的第20个春节,刘毅依然坚守一线,为生命“守岁”,这个新春佳节对科室医护人员来说,和每一个工作日一样平常。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

  空不下来的病床

  早上8点,换上白大褂,戴上蓝色医用帽、N95口罩,洗手消毒,刘毅就带着医护们进行查房工作,仔细检查着每一位患者的身体情况,详细告知他们注意事项和治疗重点,50多名住院患者,每一个人的发病情况她都了如指掌。查房过程中,刘毅还不时停下脚步,耐心回答家属的询问。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里,危重患者的数量并没有因为是春节而减少。而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医院急诊、内科门诊、发热门诊病人骤然增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全员上阵分散到各个岗位。“去年12月27日那天,我在门诊看了110多个患者。”刘毅对这个日期印象深刻,因为那天正好是她“阳”了的第六天,因为新冠感染引起了咽喉肿痛、肌肉酸痛、胸闷等症状导致她在工作过程中异常艰难,“上午的门诊一直到13点,13点30分又要开始下午的问诊。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休息、上厕所时间。那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疲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个人防护的问题,我没有办法擦眼泪,无法擤鼻涕,甚至有痰都得咽下去。”刘毅说,其实很多坚守一线的同事,也是刚刚康复。“这种情况下,有些大夫的门诊量最多时达到一天近200人,工作负荷达到极限。”

  战到最后

  如果说急诊科是前沿阵地,那么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打响的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可以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过年模式就是坚守,因为相较其他科室它有所不同。”刘毅介绍,随着入冬后天气渐冷及流感多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骤增,春节期间科室医疗护理工作负荷明显增加,收治患者也比过去危重复杂得多。医护人员除了要保障原有住院患者的病情稳定,还要及时抢救新收入院的危重患者,无暇顾及休息,加班已经成为常态。

  “现在我不是在科里,就是在去科室的路上”,刘毅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状态,“回到家也是电话不断。一方面是我承担着全院及相关医联体单位的新冠感染诊疗培训,另一方面我们团队还要负责全院各个科室的新冠巡诊、指导、咨询工作,晚上12点前就没有休息过。”说起新冠治疗培训,刘毅借鉴以前的抗疫经验,查了大量国外文献和指南,一边摸索一边制定医院自己的治疗指南,建立快速路径。与此同时,随着医院新冠病房不断扩充,她和其他7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夫每天负责日常巡诊工作,保证全院新冠感染患者的诊疗做到同质化、规范化。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人数出现下降趋势,但刘毅仍忙得停不下来。工作群里急诊任务清单不断更新着,每天仍有50多名患者从急诊转到全院的新冠病房中,所有新冠感染患者的诊疗方案均需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把关。

  从去年12月初疫情进入高峰到现在,刘毅一直没休班,同是医务工作者的丈夫也奋战在一线,“女儿就说别人爸爸妈妈过年能团聚,她也希望一家人能一起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不知味的饺子

  大年初一白班,初二门诊……当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刘毅已经准时到岗,开始她一天的值班工作。入行23年,今年是刘毅在岗的第20个春节。

  有一年的除夕,刘毅印象深刻。“除夕那天我值班,巡视时发现一个气管切开的病人出现脉氧下降、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的症状,怀疑是堵管。”当时情况危急,刘毅没来得及穿防护服,赶紧拿过气管镜给病人吸痰,痰出来喷了刘毅一身,但她还是继续喊“咳,咳,使劲咳。”,痰吸出来病人转危为安,刘毅这才赶紧去收拾干净。“病人晚一分钟咳出来就有生命危险,很庆幸我能以一己之力救过来一个病人。”

  过年紧张忙碌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常态,用刘毅的话说就是“满床过年”。他们甚至不知道每年除夕饺子的味道,因为来不及品尝;春节期间,外卖、工作餐不好预订,他们每年都会提前备好方便面、卤蛋、火腿肠等方便食品,以应对值班时的饥肠辘辘。“我们把这叫‘年饭三件套’,其实也挺丰盛的,什么口味都有”,刘毅打趣道,“别管好坏都是口热乎饭。”

  不管是春节还是其他节日,刘毅都会与科室值班的医护人员一起吃工作餐,美其名曰——“科室聚餐”。但在短短的用餐时间内,也会因病人的病情变化而打断,就餐人至今从来没全过。患者及家属的一句“大夫,你们过年还这么忙,太辛苦了”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可和理解,也是他们工作的动力。

  今年春节,刘毅觉得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看到了希望,“过去大众对新冠感染或多或少有一种恐惧感,经过3年抗疫实践,我们有了更多经验和信心。”她说,作为医生坚守一线就是为生命“守岁”,希望此后天下无疫,这是一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夫的新年愿望,也是所有医护工作者坚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