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让花成花!励志领航,守护成长

2025济南市“出彩女生课堂”走进山东协和学院
近300位学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记者 张效嘉 摄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当设定了中长期目标,清楚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把当下的困难当成通往目标的‘过程’。”这是10月22日济南市“出彩女生课堂”巡讲活动走进山东协和学院时,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金辰亚(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栾霞为现场大学生做出的思想指引。当天,近300位学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十月的山东协和学院,秋意正浓。校园里绿树掩映,芳草如茵,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和谐共生,绚烂与沉稳完美交融,仿佛在诉说着收获与成长的故事。
  
  下午2:30,山东协和学院的学术报告厅里,气氛异常热烈。当天这场“出彩女生课堂”邀请到了两位优秀的女性嘉宾,她们正从“励志创业”与“安全守护”两个维度,为现场学生呈现一幅关于成长的全景图。
  
  首先开讲的是栾霞。她以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自己从普通农村家庭到成功创业的奋斗历程。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栾霞展现了女性在商界中不畏挑战的坚韧与智慧。她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的励志史诗,更体现了成功企业家回报社会的大爱与担当,深深感染了在场学子,为他们立志高远、勇敢追梦注入了强大信心。

  “听完您的个人分享,我真的备受鼓舞。您提到创业奋斗过程是快乐又充实的,在创业起步阶段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过程中肯定有过自我怀疑或外界质疑的时刻,请问您是如何调整心态、坚定走下去的?”在栾霞的宣讲结束后,有同学问出了这样的疑问。“刚创业时,我住在店里的小房间,每天要面对资金、经营等各种压力。我每天出门前,都会在门口深吸三口气,告诉自己‘1、2、3,出发’,这是我给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栾霞回复道。“至于质疑,是我慢慢克服的。36岁之前,我一度因为自己的商人身份感到自卑。但随着企业经营,客户的信赖和认可让我逐渐找到价值。我的工作能帮客户提高办公效率,现在还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是有社会价值的。慢慢地,我越来越为自己的工作骄傲,自卑也随之消散。”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您总能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您身上的韧性。”另一位同学向栾霞请教,对于大学生来说,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该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又该怎么培养这种坚韧的品质。栾霞认为,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当清楚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把当下的困难当成通往目标的“过程”。“比如你现在可能面临学业、情感、经济、身体或心理上的困难,但只要你知道未来想成为优秀的医生、想组建幸福的家庭,或是想实现全球旅行的爱好,为了这些中长期目标,眼前的痛苦和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栾霞耐心细致的解答,为同学们拨开迷雾,指明了方向。
  
  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女警宣讲团成员王瀚玉警官,则以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防护讲座。她重点讲解了如何识别和防范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诈骗风险,强调了培养安全意识和掌握防范技能的重要性。王瀚玉的讲解贴近生活、案例详实,为同学们走向社会、实现梦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护身符”和“必修课”。
  
  王瀚玉就常见的诈骗案例为现场学生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现场气氛热烈。“现在很多大学生会在网上找‘论文辅导’‘考研资料’等学习资料,但常遇到收了钱却发无效资料,甚至直接失联的情况,针对这类学术相关的网络诈骗,您能教我们提前规避风险的技巧吗?”有同学就大学生身边的诈骗案例进行咨询,王警官给予了专业的解答,规劝学生在正规渠道购买,遇到问题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出彩女生课堂”是由济南市妇联联合市计生协会、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委讲师团等相关部门,创新打造的引领服务联系女大学生群体的工作品牌,于2023年正式推出,今年由山东女子学院承办。课堂以女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职业发展、健康与安全意识提升为核心目标,从提升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入手,组织有影响力、示范力的专家和典型榜样进高校,到女大学生身边,通过讲党的创新理论,讲女大学生关心的事,讲女性榜样的出彩故事,引导女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女青年。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琳

  【聚焦】
  
  学生:收获颇丰
  
  “栾霞女士的经历让我真切看到,女性创业从不是‘童话’,而是踩着荆棘也要向阳的坚持。她从起步时的资源匮乏,到面对困境时不退缩的韧性,打破了‘女性不适合闯事业’的刻板印象。”护理学院大三学生李欣杰认为,这份敢闯敢拼的勇气,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勋章,更给了更多想突破自我的女性力量。“原来,只要心怀热爱、步履不停,就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开出耀眼的鲜花。”
  
  听完防诈骗讲座,护理学院大三学生祝芷涵表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打破了“诈骗离自己很远”的误区。“原来常见的诈骗套路就藏在日常场景里,包括朋友圈、快递包装等等,稍不留意就可能中招。王警官给我们分享了保护个人信息包括预防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让我学会了如何规避诈骗风险。让我明白在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筑牢防诈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