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看水,观城
“大济南”步步向新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90多年前,老舍写在《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话。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眼中总有发现。这一年,我更深地走进济南的绿水青山,见证从满目疮痍到春风拂面,“大济南”的空间框架,“新街巷”的华丽转身,与这座城市产生深度链接。点滴变化背后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有一段历史来见证。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望山
矿山披绿重获“新生”
从危岩密布,渣石乱堆,千疮百孔;到春风拂面,荒山披绿,景观提升。这是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横沟村东的石灰岩矿矿山复绿(片区)治理项目重获“新生”的真实景象,也是济南市深化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所呈现的秀美风貌。
当我站在距离经十路仅3公里处的矿山复绿项目现场时,手中拿着治理前的照片,眼里看着治理后的场景,“矿山复绿”四个字的含金量至今仍在脑海中。
春暖花开时,坡面铺设青石板路,挡土墙的外侧平台设计为人行步道,南部治理区入口处设计沥青路延伸至治理区南部文化广场,不时偶遇前来露营的市民,沿山坡盛开着山桃花、樱花,半山腰供休憩的凉亭,在阳光的映衬下实现了“披绿生金”的华丽转身。
“惨不忍睹”,这是章丘区自然资源局副处级领导干部赵文忠当时进场修复时对矿山的初印象,矿山开采和渣土堆放造成山体破坏和环境恶化,于是2021年7月为改善矿区及周边生态地质环境,经区政府决策,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综合整治,去年年底项目竣工验收。
像横沟村矿山生态修复的例子还有很多,2024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列为济南市政府重点工作。根据采访数据,截至2021年,济南市共有未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图斑919处、面积1997公顷,占全省总任务的十分之一。截至2023年年底,共完成修复图斑461处,面积1186.65公顷,完成修复图斑数量和面积分别占总任务的50.2%和59.4%。
根据计划,2025年济南沿黄区县修复任务全部完成,确保2026年全市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全部完成修复,确保2025年项目全部开工。当统计数字中的遗留矿山真真实实呈现在眼前时,生态修复这项长久事业,是这座城市给群众生态宜居的“答卷”。
看水
人水交融未来可期
济南因泉而名,依水而兴。黄河穿城而过,内有百泉争涌,这座以“济水之南”得名的城市更不得不提“水”。2024年,趵突泉迎来自2003年复涌以来的第21个年头,再一次打破自己持续喷涌的最长纪录;小清河在断航26年后完成了复航工程建设,成为山东唯一兼具水陆联运、海河联运、防洪除涝等多种功能的“黄金水道”;护城河悄然上新增设夜游航线,伴随如梦如幻的水波光影,沿岸亲水平台一览泉城夜宴;跨黄通道再添“新成员”,曾经制约城市空间发展的“天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带”……
这一年,河流滋养着城市,而我亲历着每一次变化,内心澎湃。年中,山东印发实施《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以华山湖为节点,打造济南“第四大名胜”,逐步形成“一轴、两廊、三区、四带、五湖、六园、七节点”的总体布局,在源头段协同打造黄河—小清河—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山泉河湖城”精品旅游带,在济南建设清河泉水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渠清水、万千鱼虾、天蓝水阔曾是小清河的真实写照。但后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涌入,小清河水质不断恶化,河内鱼虾基本绝迹,多河段出现水质黑臭。而如今,逐水而生、枕水而居的济南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小清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水清澈见底,水质也实现华丽逆袭,重塑人水交融生态泉城。
小清河的未来还会多美?《规划》已将蓝图绘就,“四季有绿色、处处有风景”,力争在2028年年底前全面建设完成后,让小清河成为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成为和谐安澜、水清水美、畅通便捷、赏心悦目的幸福生态绿脉。
时至年末,《济南市中心城滨水空间专项城市设计(征求意见稿)》公示,再次让人对济南的滨水空间期待值拉满。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济南将以“城中河”的全新姿态缓缓流淌。规划中的黄河生态风貌带,不仅承载着自然生态与城市景观的双重功能,更将致力于打造黄河流域中下游城河共融的样板区。
大明湖,这颗泉城的“明珠”,将连接并延伸世界级的泉水资源,提升步行街区,塑造活力城市中心。华山湖,将强化鹊华秋色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展示,同时植入文化、休闲等功能,形成“名胜会客湖”。济西湿地,作为泉城的“绿肺”,将打造三渎四水交汇、玉符入黄等文化景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起步区鹊山水库也有了一个新名字——“鹊山湖”,寄托着“鹊山烟雨境”的美好意向。
观城
山河胜境天下泉城
前不久,济南趵突泉南门斜对面的上新街突然热闹了起来,这条百年文化老街焕新将于明年春节试运行。近年来,从土地征收,到更新改造,再到即将“开街”,我曾数次踏上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将它的每一次变化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这里也是济南城市更新浪潮的缩影。
青石瓦,马头墙,连廊一道通悠长。上新街地块内“隐藏”着万字会旧址、景园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历史建筑,山东剧院、山东歌舞剧院两处重要文化建筑,方荣翔故居等12处名人故居。但百年老街却逐渐在时代的巨变中,与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格格不入。于是,在主动融入济南“中优”发展大格局中,市中区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这也是济南市批复的城市更新项目中首个下达征收决定的项目。
时至如今,改造后的上新街,以“新业态·新文化·新体验·新健康”为定位的产商融合新街区,布局“一主街、三中心、八巷道”漫步式逛游格局和“三医”商办空间。正式开街运营后,新铺好的青石板主街路面、青砖灰瓦老房屋,沿街休闲娱乐、生活美学空间、在地文化和精致餐饮,既处处有新意,又不失古韵。
这一年,济南还迎来了一个最为重磅的消息——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国家明确济南的城市定位为“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是“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作为沿黄流域首个国土空间规划批复的省会城市,更是突出了济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重大意义。
以“泰山-黄河”为本底构筑大济南框架,首次行之于规划的文字表述。在黄河、泰山之间,打造一个“大济南”,这是一座3000年古城的雄心和方向。作为我国唯一一座岳渎交汇、黄河下游两岸发展的省会城市,济南正描绘未来“山河胜境、天下泉城”的宏图意象。
画卷徐展,步步向新。来年,继续望山,看水,观城,在这个时代留下铿锵有力的印迹。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眼中总有发现。这一年,我更深地走进济南的绿水青山,见证从满目疮痍到春风拂面,“大济南”的空间框架,“新街巷”的华丽转身,与这座城市产生深度链接。点滴变化背后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有一段历史来见证。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望山
矿山披绿重获“新生”
从危岩密布,渣石乱堆,千疮百孔;到春风拂面,荒山披绿,景观提升。这是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横沟村东的石灰岩矿矿山复绿(片区)治理项目重获“新生”的真实景象,也是济南市深化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所呈现的秀美风貌。
当我站在距离经十路仅3公里处的矿山复绿项目现场时,手中拿着治理前的照片,眼里看着治理后的场景,“矿山复绿”四个字的含金量至今仍在脑海中。
春暖花开时,坡面铺设青石板路,挡土墙的外侧平台设计为人行步道,南部治理区入口处设计沥青路延伸至治理区南部文化广场,不时偶遇前来露营的市民,沿山坡盛开着山桃花、樱花,半山腰供休憩的凉亭,在阳光的映衬下实现了“披绿生金”的华丽转身。
“惨不忍睹”,这是章丘区自然资源局副处级领导干部赵文忠当时进场修复时对矿山的初印象,矿山开采和渣土堆放造成山体破坏和环境恶化,于是2021年7月为改善矿区及周边生态地质环境,经区政府决策,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综合整治,去年年底项目竣工验收。
像横沟村矿山生态修复的例子还有很多,2024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列为济南市政府重点工作。根据采访数据,截至2021年,济南市共有未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图斑919处、面积1997公顷,占全省总任务的十分之一。截至2023年年底,共完成修复图斑461处,面积1186.65公顷,完成修复图斑数量和面积分别占总任务的50.2%和59.4%。
根据计划,2025年济南沿黄区县修复任务全部完成,确保2026年全市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全部完成修复,确保2025年项目全部开工。当统计数字中的遗留矿山真真实实呈现在眼前时,生态修复这项长久事业,是这座城市给群众生态宜居的“答卷”。
看水
人水交融未来可期
济南因泉而名,依水而兴。黄河穿城而过,内有百泉争涌,这座以“济水之南”得名的城市更不得不提“水”。2024年,趵突泉迎来自2003年复涌以来的第21个年头,再一次打破自己持续喷涌的最长纪录;小清河在断航26年后完成了复航工程建设,成为山东唯一兼具水陆联运、海河联运、防洪除涝等多种功能的“黄金水道”;护城河悄然上新增设夜游航线,伴随如梦如幻的水波光影,沿岸亲水平台一览泉城夜宴;跨黄通道再添“新成员”,曾经制约城市空间发展的“天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带”……
这一年,河流滋养着城市,而我亲历着每一次变化,内心澎湃。年中,山东印发实施《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以华山湖为节点,打造济南“第四大名胜”,逐步形成“一轴、两廊、三区、四带、五湖、六园、七节点”的总体布局,在源头段协同打造黄河—小清河—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山泉河湖城”精品旅游带,在济南建设清河泉水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渠清水、万千鱼虾、天蓝水阔曾是小清河的真实写照。但后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涌入,小清河水质不断恶化,河内鱼虾基本绝迹,多河段出现水质黑臭。而如今,逐水而生、枕水而居的济南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小清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水清澈见底,水质也实现华丽逆袭,重塑人水交融生态泉城。
小清河的未来还会多美?《规划》已将蓝图绘就,“四季有绿色、处处有风景”,力争在2028年年底前全面建设完成后,让小清河成为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成为和谐安澜、水清水美、畅通便捷、赏心悦目的幸福生态绿脉。
时至年末,《济南市中心城滨水空间专项城市设计(征求意见稿)》公示,再次让人对济南的滨水空间期待值拉满。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济南将以“城中河”的全新姿态缓缓流淌。规划中的黄河生态风貌带,不仅承载着自然生态与城市景观的双重功能,更将致力于打造黄河流域中下游城河共融的样板区。
大明湖,这颗泉城的“明珠”,将连接并延伸世界级的泉水资源,提升步行街区,塑造活力城市中心。华山湖,将强化鹊华秋色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展示,同时植入文化、休闲等功能,形成“名胜会客湖”。济西湿地,作为泉城的“绿肺”,将打造三渎四水交汇、玉符入黄等文化景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起步区鹊山水库也有了一个新名字——“鹊山湖”,寄托着“鹊山烟雨境”的美好意向。
观城
山河胜境天下泉城
前不久,济南趵突泉南门斜对面的上新街突然热闹了起来,这条百年文化老街焕新将于明年春节试运行。近年来,从土地征收,到更新改造,再到即将“开街”,我曾数次踏上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将它的每一次变化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这里也是济南城市更新浪潮的缩影。
青石瓦,马头墙,连廊一道通悠长。上新街地块内“隐藏”着万字会旧址、景园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历史建筑,山东剧院、山东歌舞剧院两处重要文化建筑,方荣翔故居等12处名人故居。但百年老街却逐渐在时代的巨变中,与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格格不入。于是,在主动融入济南“中优”发展大格局中,市中区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这也是济南市批复的城市更新项目中首个下达征收决定的项目。
时至如今,改造后的上新街,以“新业态·新文化·新体验·新健康”为定位的产商融合新街区,布局“一主街、三中心、八巷道”漫步式逛游格局和“三医”商办空间。正式开街运营后,新铺好的青石板主街路面、青砖灰瓦老房屋,沿街休闲娱乐、生活美学空间、在地文化和精致餐饮,既处处有新意,又不失古韵。
这一年,济南还迎来了一个最为重磅的消息——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国家明确济南的城市定位为“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是“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作为沿黄流域首个国土空间规划批复的省会城市,更是突出了济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重大意义。
以“泰山-黄河”为本底构筑大济南框架,首次行之于规划的文字表述。在黄河、泰山之间,打造一个“大济南”,这是一座3000年古城的雄心和方向。作为我国唯一一座岳渎交汇、黄河下游两岸发展的省会城市,济南正描绘未来“山河胜境、天下泉城”的宏图意象。
画卷徐展,步步向新。来年,继续望山,看水,观城,在这个时代留下铿锵有力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