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济南长清区马套村开拓产业发展新路子
        商报济南消息 在泉城济南的“南大门”——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早晨6点钟,天刚蒙蒙亮,村子茶园里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在马套村,几乎家家种茶,如今茶树种植面积已经有700余亩。这漫山深绿中的一片片鹅黄,也是马套村产业发展的起点。

  村民孙兆强说,为了采到最新鲜的茶叶,他们每天起得都很早,虽然辛苦,但是每当采下茶叶,想到茶叶带来的收益,就不觉得累。村民王凤玲说,村里发展种茶产业,村民们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现在采茶每天能有百八十块钱的收入,非常知足。

  马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村子背靠泰山,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壤弱酸性,特别适合茶叶的生长,所以茶叶品质比较高。“当初发展茶叶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抓党建、强班子,马套村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促进茶叶产业规模化,年营业额近800万元。”马套村的茶叶十里飘香,带动了产业发展,也成为马套村一张闪亮的名片。而如今,让马套村名声在外的远不只是茶叶。

  行走在马套村,临街的院墙变成了精美的彩绘,墙上的老物件仿佛在讲述着“光阴的故事”,旧房屋经过修缮成了特色民宿,700年树龄的老槐树见证了马套村的沧桑巨变。

  上了岁数的村民都知道,原来的马套村是靠山吃山,村民以开山采石挣钱;而现在,马套村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走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振兴发展之路。过去的小山村搭乘上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有了新活力。从开山炸石到涵养生态,农旅结合开拓产业新路子,村集体收入400多万元,也吸引了近百名年轻人回村干事创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